導論
一、公民身份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 公民身份的理論輪廓
一、身份、地位、公民身份
二、公民身份的核心要素
三、公民身份的歷史源流
四、公民身份的獲得方式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公民身份的涵義解析
一、公民身份的核心內涵
二、公民身份的擴展內涵
三、概念涵義的變遷機制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公民身份的理論傳統(tǒng)
一、公民自由主義
二、公民共和主義
三、當代發(fā)展走向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公民身份的研究方法
一、理論框架
二、五種進路
三、本土研究方法問題
本章小結
二、公民身份的思想資源
第五章 現代公民身份的起源:韋伯與梁啟超
一、核心問題與研究視角
二、西方公民身份的起源:韋伯
三、中國公民觀念的興起:梁啟超
四、公民身份起源的再認識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勞動分工與個人自由
一、馬克思:異化與人的全面發(fā)展
二、涂爾干:失范與道德個人主義
三、韋伯:合理化與價值理性的迷失
四、對三大思想家的比較
五、結語:個人自由的三種前景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人權與公民權:馬克思
一、人權、公民權的興起
二、人權、公民權的本質
三、人權、公民權的終結
本章小結
三、公民身份與民族國家
第八章 公民身份與國家認同
一、既有觀點的檢視
二、國家認同的動態(tài)變化
三、國家認同的建立基礎
四、國家認同的形成方式
本章小結
第九章 公民身份與民族主義
一、既有觀點的檢視
二、民族主義啟蒙性的條件
三、民族主義啟蒙性的范圍
四、公民身份、民族主義與侵略性
本章小結
第十章 公民身份與社會權利
一、社會權利的歷史緣起
二、自由資本主義的社會權利
三、福利國家的興起
四、福利國家的危機
五、社會權利的發(fā)展趨勢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公民身份與中國國家建構
一、翻譯的現代性
二、清末的國民語義與民族國家
三、民初的國民語義與國家想象
四、翻譯的現代性與民族國家想象
本章小結
四、公民身份的發(fā)展展望
第十二章 當代公民身份的走向
一、公民身份的涵義變化
二、公民身份的層級變化
三、多元公民身份的發(fā)展趨勢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