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先生序
新加坡研究的中國情懷
上 活力篇
上篇引言
第一章 理性執(zhí)政:帶來變通力、穩(wěn)定力
第一節(jié) 變通力:以實用理性為基礎
一、關心常理:不是拘泥于主義
二、關心現(xiàn)實生活:不是拘泥于經典理論
三、關心做法上正確:不是拘泥于“政治上正確”
四、關心客觀實際:不是拘泥于意識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穩(wěn)定力:以漸進理性、實踐理性為基礎
一、漸進理性:演化而成的制度比設計而成的制度更優(yōu)秀
二、實踐理性:姓“社”姓“資”“讓下一代去決定”
第二章 “托管”執(zhí)政:帶來公信力、代表力
第一節(jié) 公信力:以有限的競爭性選舉為基礎
一、有限的競爭:一黨優(yōu)勢下的多黨并存競爭
二、選舉:從嚴意義的秘密投票
第二節(jié) 代表力:以代議政治為基礎
一、加強服務性:接見民眾和訪問選民
二、提高兼容性:設置官委議員和非選區(qū)議員
三、增進和合性:設立“影子內閣”的設想
第三章 依法執(zhí)政:帶來權威力、法治力
第一節(jié) 權威力:以“定此名分”為基礎
一、維護職位權威:“明確地設下‘超越范圍’的記號”
二、維護法理權威:“服從我,因為我是你們法定的長官”
第二節(jié) 法治力:以“控名責實”為基礎
一、依法治官:不僅打“蒼蠅”,而且打“老虎”
二、依法治言:“李光耀是全球最好訴訟的政治家之一”
第四章 為民執(zhí)政:帶來扎根力、競爭力
第一節(jié) 扎根力:以依靠人民的“民有”為基礎
一、民有恒產:實現(xiàn)時間意義的扎根力
二、基層組織:實現(xiàn)空間意義的扎根力
第二節(jié) 競爭力:以服務人民的“民享”為基礎
一、“好政府”理念:應對兩黨制訴求
二、“地方政府”選舉策略:應對“補選”策略
第五章 賢能執(zhí)政:帶來領導力、更新力
第一節(jié) 領導力:以精英政治為基礎
一、好政府的關鍵:“有好領袖才會有好政府”
二、領袖特質:品性、動機、人格、意識
三、基因決定論:天賦素質比后天因素更能決定人的智力與能力
四、發(fā)掘人才:“獵”人、識人和選人
第二節(jié) 更新力:以自我更新為基礎
一、自我更新的主動性:在夕陽西斜的余暉中提供旭日東升的遠景
二、選擇領袖的“自行性”:領袖不應該指定繼承人
三、權力更替的有序性:獨一無二的權力轉移模式
四、退位安排的妥善性:有養(yǎng)、有為、有尊、有慰、有安
五、權力交接的“為公”性:“必須抱著利他主義”
第六章 強人執(zhí)政:帶來管制力、約束力
第一節(jié) 管制力:以為民做主為基礎
一、管制的原則:“要受人尊重,不要討人喜歡”
二、管制的根據:政府是“必要的善”
三、管制的手段:揮舞“大棒子”
四、管制的作風:家長式作風
第二節(jié) 約束力:以“負責任”的原則為基礎
一、“負責任”的含義:對事實、社會負責任
二、“負責任”的原則:有節(jié) 制的權力和建設性的態(tài)度
中 廉潔篇
中篇 引言
第七章 以德倡廉:使人不想貪
第一節(jié) 發(fā)揚傳統(tǒng):倡導儒家核心價值
一、提倡儒家道德:忠于國與恥于貪
二、強調君子執(zhí)政:“置個人利益于社會之上是小人行徑”
第二節(jié) 凈化環(huán)境:建設廉潔政治文化
一、白衣白褲:人民行動黨“黨服”
二、低調儉樸:人民行動黨總部
三、以身作則:國家領導人創(chuàng)設廉潔榜樣
第八章 以薪養(yǎng)廉:使人不必貪
第一節(jié) 正視現(xiàn)實:抱持誠實的態(tài)度
一、誠實看待人性:既是“社會人”,也是“經濟人”
二、誠實看待時代變化:正視、理解和適應變化
三、誠實看待政治:既是讓人獻身的事業(yè),也是養(yǎng)家糊口的職業(yè)
四、誠實看待收入差距:要機會平等,不要結果平等
第二節(jié) 實事求是:采取市場的做法
一、根據人才價值確定薪金:“物有所值”,“才有所值”
二、根據供求狀況確定薪金:“能力和報酬之間并沒有抽象的‘公平’關系”
三、根據收益確定薪金:“便宜沒有好政府”
第九章 以規(guī)固廉:使人不能貪
第一節(jié) 規(guī)定嚴密:減少機會和設防堵洞
一、減少機會的規(guī)定:釜底抽薪
二、步步設防的規(guī)定:密不容針
三、堵塞漏洞的規(guī)定:無空可鉆
第二節(jié) 權力制衡:推行民選總統(tǒng)制度
一、擴大民選總統(tǒng)的職權:上總統(tǒng)有權制約內閣
二、發(fā)揮民選總統(tǒng)的作用:替國家安裝一個安全鎖頭
第十章 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貪
第一節(jié) 鐵帚掃貪:建設貪污調查機構
一、貪污調查局的來歷:取締收取“咖啡錢”
二、貪污調查局的職權:只聽從總理(或總統(tǒng))調度
三、貪污調查局工作方式:舉報立案,風聞出擊
四、貪污調查局的工作作風:無私、迅速、透明
第二節(jié) 鐵腕護廉:施行嚴明嚴厲法律
一、立法嚴密:財產超過收入所得又不能解釋,視為受賄
二、執(zhí)法嚴厲:有罪必懲,輕罪重懲
下 和諧篇
下篇引言
第十一章 觀念轉型:確立和諧社會的思維方式
第一節(jié) 政黨文化:從革命向執(zhí)政轉型
一、政治立場:從“最能關心工人利益的黨”到“代表國內各方面的利益的黨”
二、指導思想:從高調的意識形態(tài)到低調的實用理性
三、政治觀念:從“破壞”的政治觀到“建設”的政治觀
四、權威模式:從超凡魅力權威到法理權威
第二節(jié) 政治思維:從兩極向中和轉型
一、不A不B:尋求競爭力與凝聚力之間的平衡點
二、亦A亦B:勞、資、政共乘一條船
三、A中有B:“兩體一心一條命”
第十二章 經濟優(yōu)先:奠定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jié) 經濟先行:有經濟發(fā)展才會有真正民主
一、提供物質基礎:一般人最迫切需要的是經濟發(fā)展
二、確保獨立、生存:民主、自由是第二位的事情
三、提供生存條件:民主制度要有相適應的民主文化
第二節(jié) 民主漸進:激進民主不能帶來經濟發(fā)展
一、穩(wěn)定和紀律:走向成功的先決條件
二、強大的好政府: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
三、政治共識:民主發(fā)揮積極作用的文化基石
四、妥協(xié)精神:沒有妥協(xié)就沒有民主
第十三章 以文化人:構筑和諧社會的價值基石
第一節(jié) 光大傳統(tǒng):弘揚儒家價值觀
一、告白天下:李光耀沒有放棄儒家價值觀
二、真知灼見:儒家價值觀促成了東亞經濟騰飛
三、揭開謎底:如何破解馬克斯·韋伯的命題
四、提倡“八德”:忠孝仁愛禮義廉恥
第二節(jié) 增進共識:倡導“共同價值觀”
一、“共同價值觀”的提出:凝聚多元社會
二、“共同價值觀”的內容:東方與西方的交融
三、“共同價值觀”的特點:求同存異
四、“共同價值觀”的反響:支持與非議共存
第十四章 家庭為根:維護和諧社會的文化根基
第一節(jié) 家庭功能:以教化、宗教、經濟和政治為視角
一、教化功能:“第一課堂”
二、宗教功能:“力量的源泉”
三、經濟功能:“救生筏”
四、政治功能:“國家的核心”
第二節(jié) 家庭本位:批判的繼承和有益的補充
一、批判的繼承:相對于傳統(tǒng)家庭本位而言
二、有益的補充:相對于西方個人本位而言
第十五章 依法嚴管:提供和諧社會的秩序保障
第一節(jié) “管得嚴”的理念:自由只能存在于一個有秩序的社會
一、透過形式看現(xiàn)實:秩序先于法律
二、講求實際:法律要適合社會需要
三、懲惡揚善:給守法者最大保護和給罪犯嚴厲的法律懲罰
第二節(jié) “管得嚴”的內容:以立法、執(zhí)法和懲罰為視角
一、立法:嚴明、嚴密
二、執(zhí)法:嚴實、嚴正
三、懲罰:嚴厲、嚴峻
后記
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