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洗冤錄》是一本為儒學正名的著作。傳統(tǒng)的儒學教育其實已經中斷了近百年,對于儒學的沖擊也進行了近百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儒學的面貌已經逐漸失真,許多重要的論述都被人們予以了扭曲的理解。作者主要針對當前社會上看到的一些對傳統(tǒng)儒學認識有誤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認識和分析。結構上是以單篇的論述文章組成。主要闡述了儒學經典中的觀點,如“和”、“忠”、“中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存天理,滅人欲”、“禮”等。許多本來是精華的東西,卻都被誣為糟粕。作者從文獻入手,論證了這些儒學精華的真正內涵。另外還有一些與時代緊密結合的話題,作者指出了大眾對其理解的誤區(qū)。為儒學要真正回歸中國社會,普遍地對社會成員發(fā)揮它文明價值觀的教育作用,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