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簡帛思想研究
從出土材料論《周易》卦爻畫的性質和來源丁四新/1
從《逸周書》二文看《保訓》之“中”的刑書性質曹峰/27
《經法》等四篇學派研究重探李銳/41
論文
“eimi”與“being”通論
——回應王曉朝教授王路/59
培根“新工具”的自然哲學基礎夏永紅/91
西方哲學語境中的馬克思實踐概念方博/113
沒有臉孔的“人們”
——海德格爾對“同為主體性”的批判黃銘惇/137
《存在與時間》中的死亡概念陳勇/157
亨利對《笛卡爾式沉思》中移情難題的分析批評及其
基于生命現(xiàn)象學的解決方案江海全/179
具身心智:溝通認知科學與生活世界的橋梁郝苑/203
復其性之本體
——王陽明致良知的時間性維度盛珂/217
孔教、理財、儒行
——陳煥章儒學思想述論嚴壽澄/233
儒僧:儒釋交涉的一個側面王頌/255
評論
新仁學與儒家價值的現(xiàn)代轉化
——兼評陳來先生《仁學本體論》曾亦/269
哲學與體用
——評陳來教授《仁學本體論》丁耘/279
新道學開山之作
——評《仁學本體論》方旭東/295
書評
孫寶山:《明清儒學比較研究——黃宗羲與陽明學》王涵/321
蔣麗梅:《王弼〈老子注〉研究》程旺/326
謝文郁:《自由與生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觀追蹤》尚文華337
湯姆·洛克莫爾:《非理性主義——盧卡奇與
馬克思主義理性觀》覃詩雅/349
書訊
(唐) 陸德明:《經典釋文》26
(漢)何休、(唐)徐彥:《春秋公羊傳注疏》40
(宋)贊寧:《大宋僧史略校注》58
(明)智旭:《凈土十要》112
〔匈〕盧卡奇:《審美特性》136
〔美〕麥卡錫:《馬克思與亞里士多德:
十九世紀德國社會理論與古典的古代》156
〔法〕保羅·利科:《從文本到行動》178
〔美〕阿瑟·O.洛夫喬伊:《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202
〔法〕阿蘭·巴迪歐:《柏拉圖的理想國》268
〔法〕柯奈留斯·卡斯托里亞蒂斯:《論柏拉圖的〈政治家篇〉》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