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陳衛(wèi)平1
導論研幾復見天地心——船山思想的易學基礎與新方法論1
一、 中國哲學傳統(tǒng)中的“幾”1
(一) 《系辭》與《五行》中的“幾”1
(二) 宋明道學傳統(tǒng)中的“幾”6
二、 “幾”之時位與時勢——船山易學的思想立足點17
(一) 《乾》之九三:進退之幾17
(二) 《復》之初九:天人之幾24
(三) 船山易學中的卦爻之時與位33
(四) 卦爻之“幾”與時勢之“時”40
三、 小結:以“幾與時”來詮釋船山哲學的合法性49
第一章 因氣幾而時成——船山的宇宙論72
一、 船山的宇宙模型在本體論上的基本結構與特征72
(一) 船山的太和本體與作為氣之量度的虛空72
(二) 陰陽二氣之實及其缊之動幾82
(三) 船山宇宙論對《太極圖》的新詮釋93
二、 船山的生成性宇宙觀101
(一) 船山對《河圖》與“天地之數(shù)”的新詮釋101
(二) 造作文明的功能性圣人118
三、 小結:船山的一元宇宙130
第二章 研幾內圣與趨時外王——船山的道德哲學與新世界觀151
一、 船山道德哲學的宇宙論基礎151
(一) 圣人之均數(shù)所確立的道德目的與意義151
(二) 道德與人文的自然發(fā)生學起源162
二、 以“四書學”批判為核心的道德哲學與研幾方法175
(一) 船山對道學人性論的批判175
(二) 船山道德哲學中的“惡”與“不思193
(三) 對船山“性日受”之“性”的進一步討論210
(四) 工夫論在船山道德哲學中的基本結構220
(五) 工夫論在船山道德哲學中的非普遍性特征231
三、 “排佛老”的思想立場與趨時方法239
(一) 趨時方法與外王工夫239
(二) 圣人之趨時與異端之執(zhí)一250
(三) 趨時方法背后的歷史哲學思想與新世界觀259
四、 小結:船山道德哲學的歷史轉向及其思想中的精英主義
取向269
第三章 夫子時中人不知——船山之“趨時研幾”的落實與依歸301
一、 孔子之“仕、止、久、速”與“趨時研幾”301
(一) 船山對“圣之時者”的詮釋301
(二) “趨時研幾”與船山的《論語》文本詮釋范例一312
(三) “趨時研幾”與船山的《論語》文本詮釋范例二319
二、 孔子確立的“研幾”依據與“趨時”境界326
(一) 孔子與“研幾”的具體依據326
(二) 孔子與“趨時”之終極境界336
三、 小結:船山的圣人觀及其矛盾347
結語 “幾與時”所揭示的船山哲學的內在問題365
一、 從有無之別到顯隱之幾——船山“排佛老”的實質365
二、 “啟蒙”之商榷——小議船山之學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定位與歸屬371
三、 破與立的矛盾——作為道學家之船山的多重思想面貌378
參考文獻396
后記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