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史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史研究

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史研究

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史研究

定 價:¥45.00

作 者: 喬志強 著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藝術史 藝術與攝影

ISBN: 9787218108261 出版時間: 2016-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20世紀是中國社會發(fā)生劇烈變革的百年,也是中國美術史學由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進而逐漸走向豐富和多元的百年。百年中中國美術史學究竟在史觀、史料和敘述模式方面相繼發(fā)生哪些重要的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這些變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如何認識和評價百年中國美術史學各家各派的治學成績及路向?這些都是研究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史必須回答的問題。 然而,半個多世紀以來,或受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或隨時風轉移,或囿于家派觀念,人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評價一直搖擺不定,難以達成共識。本書站在今天的時代高度,以學術與社會互動的視角,將史學觀念的變革與美術史寫作實踐結合,從美術史學學術史、史學體制及知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等方面,全面、系統(tǒng)地考察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的進程與實績。

作者簡介

  喬志強(1976—),男,河南淮濱人。嶺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教授。1999年,畢業(yè)于河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獲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中國藝術研究所,獲古典文獻學專業(yè)(中國書畫篆刻史學方向)博士學位。在《美術研究》《美術觀察》《美術與設計》《美術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論文分別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造型藝術》、《中國書畫》(文摘版)、《朵云?中國美術史學》、《中文文藝論文年度文摘》(2012年度)等全文轉載;著有《中國近代繪畫社團研究》(榮寶齋2009年版);編著《中國古代書法理論解讀》(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版);參編《西泠印社百年史料長編》《西泠印社社藏精品集》《晚清社會與文化》等書。主持教育部和廣東省人文社科規(guī)劃課題各一項。

圖書目錄

一、中國美術史學史研究之意義 二、本課題研究的現(xiàn)狀綜述 三、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的發(fā)展歷程 第一節(jié) 中國現(xiàn)代形態(tài)美術史學之建立 一、 近代中國的學術分科與“美術”獨立學科地位的確立 二、 外來因素與中國現(xiàn)代形態(tài)美術史學之建立 三、 中國現(xiàn)代形態(tài)美術史學建立的內部文化機制 第二節(jié) 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的發(fā)展歷程 一、初創(chuàng)期(民國初年至20年代末) 二、突變期(20世紀30年代初至新中國成立前) 三、一元發(fā)展期(1949—1978) 四、多元開放期(改革開放迄今) 第二章 20世紀中國美術史觀的演進 第一節(jié) 進化美術史觀與民國時期的美術史研究 進化論與梁啟超“新史學”之于民國時期美術史研究的影響 二、進化美術史觀評說 第二節(jié) 唯物史觀與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寫 一、唯物史觀的傳入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體系的確立 二、李樸園、胡蠻的馬克思主義美術史學研究 三、〖ZK(〗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與對胡蠻《中國美術史》的批判 四、王遜、李浴、閻麗川與中國美術通史著作的新體系 五、問題與反思 第三節(jié) 思想解放與美術史觀的多元并存 一、對歷史理論及現(xiàn)實主義問題的再認識 二、 “以審美關系為軸心線”的美術史觀與12卷本《中國美術史》的編纂 三、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作指導,注重從史實中抽引結論:8卷本《中國美術通史》的編纂 四、沖擊—反應”模式的史學理論在中國繪畫史研究中的顯現(xiàn) 第三章20世紀中國美術史撰述內容的變化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考古學的興起與20世紀中國美術史撰述內容的變化 一、現(xiàn)代考古學在中國的建立與發(fā)展概要 二、考古新發(fā)現(xiàn)對中國美術史撰述內容的影響 (一)考古學的勃興與民國時期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二)考古學大發(fā)展與20世紀后半葉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第二節(jié)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美術發(fā)展史的不斷豐富 一、少數(shù)民族美術——中華民族美術史上的艷麗奇葩 二、20世紀前期中國學術界對少數(shù)民族美術的關注 三、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美術史研究 第三節(jié) 宗教美術在中國美術史研究中的比重越來越大 一、《中國宗教美術史》——中國第一部綜合性、系統(tǒng)性的宗教美術史著作 二、20世紀中國佛教美術研究述論 三、道教美術史研究漸至興起 四、20世紀以來基督教美術史研究 第四章 學術建制與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學 第一節(jié) 學校美術教育體系的建立與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一、近代學校美術教育體系的建立 二、學校美術教育發(fā)展之于中國美術史研究的影響 (一)民國時期的美術教育與美術史研究 (二)新中國成立初期高等美術教育的發(fā)展與中國美術史研究 (三)改革開放以來有關中國美術史的教學與研究 第二節(jié) 博物館、美術館的興起及展覽體制的確立之于中國美術史研究的影響 一、 中國近代博物館的興起與展覽體制的確立 二、博物館、美術館及展覽體制的確立之于美術史研究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出版與發(fā)表:中國美術史學發(fā)展的助推器 出版機構與中國近代美術的發(fā)展——以商務印書館為中心的考察 (一)成立專門的美術部門,延聘著名美術家主持其事 (二)《中國美術專號》與中國近代美術史學研究 (三)對中西美術理論與史學著作的譯介和出版 二、美術期刊與中國近代美術史學的發(fā)展 (一)專門性美術期刊的出現(xiàn)之于美術史學的意義 (二)美術期刊對西方美術的引進與介紹 (三)美術期刊與中國近代美術思潮的論爭 第五章 20世紀海外學者的中國美術史學研究(上) 第一節(jié) 20世紀前期日本學界的中國美術史學研究 一、20世紀前期日本學界的中國美術(繪畫)通史研究 二、20世紀前期日本學界的中國美術史專題研究 (一)文人畫專題研究 (二)董其昌及“南北宗”研究 (三)佛教美術的調查與研究 (四)對中國建筑史跡的調查及中國建筑史研究 (五)畫家畫作的個案研究 第二節(jié) 20世紀前期歐美學界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一、法國學者沙畹、伯希和對中國美術的研究 二、英國學者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三、美國學者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四、瑞典學者高本漢、喜龍仁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第六章 20世紀海外學者的中國美術史學研究(下) 第一節(jié) 20世紀下半葉美國學界的中國美術史研究〖HT〗〖KH*2D〗 一、羅樾與中國青銅器研究 二、索柏與中國佛教美術研究 三、博物館收藏與李雪曼、席克門等人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四、方聞與高居翰:美國中國美術史研究東西學派的代表 五、班宗華、包華石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六、李鑄晉和巫鴻:華裔藝術史學者的杰出代表 第二節(jié) 20世紀后半葉歐洲學者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一、20世紀后半葉英國學者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一)蘇立文與中國現(xiàn)代美術史研究 (二)柯律格與明代中國藝術史研究 (三)杰西卡·羅森與中國古代美術史研究 (四)韋陀與中國藝術史研究 二、德國學者雷德侯的中國藝術史研究 第三節(jié) 20世紀下半葉日本學者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一、20世紀下半葉日本學者的中國繪畫史研究 二、20世紀后期日本學者對中國佛教美術的研究 三、20世紀后期日本學者的中國建筑史研究 附錄一:臺灣及香港地區(qū)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附錄二: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史主要著述一覽表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