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我們赤裸裸的敘述我們少年時代的瑣碎生活,為的是希望社會上做過一番事業(yè)的人也會赤裸裸的記載他們的生活,給史家做材料,給文學開生路。
序 幕 我的母親的訂婚
金灶夫妻都很詫異,他們都說,這是前世注定的姻緣。
第一章 九年的家鄉(xiāng)教育
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第二章 從拜神到無神
他決想不到,八百年后這三十五個字竟感悟了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子,竟影響了他一生的思想。
第三章 在上海(一)
我就這樣出門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尋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另另的一個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個慈母的愛,一點點用功的習慣,和一點點懷疑的傾向。
第四章 在上海(二)
白話文從此成了我的一種工具。七八年之后,這件工具使我能夠在中國文學革命的運動里做一個開路的工人。
第五章 我怎樣到外國去
我在學校里用胡洪骍的名字;這回北上應考,我怕考不取為朋友學生所笑,所以臨時改用胡適的名字。從此以后,我就叫胡適了。
第六章 逼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
我們一年多的文學討論的結果,得著了這樣一個堅強的革命家做宣傳者,做推行者,不久就成為一個有力的大運動了。
附錄一 What I Believe
附錄二 胡適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