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散文的三重境界(代序)
上編
第一章 百年中國散文脈絡的玄機
第一節(jié) “志”與“道”
第二節(jié) “激進”與“中庸”
第三節(jié) “鄉(xiāng)”與“城”
第二章 “桐城謬種”之說的謬誤與謬傳
第一節(jié) 對桐城派批判的反思
第二節(jié) 桐城派的文學貢獻和缺陷
第三節(jié) “白馬湖散文”是承接和延續(xù)桐城文脈的散文流派
第三章 “憤”:五四散文變革的驅動力
第一節(jié) “憤”:五四散文家的破壞心態(tài)
第二節(jié) 五四散文蛻變的脈絡
中編
第四章 京派散文的文化思鄉(xiāng)夢
第一節(jié) 文化選擇及其審美心理特征
第二節(jié) 沈從文
第三節(jié) 何其芳
第四節(jié) 其他京派散文作家
第五章 崇尚閑適格調的論語派散文
第一節(jié) 文化心理、理論資源和抒寫策略
第二節(jié) 林語堂
第三節(jié) 其他論語派作家
第六章 注重圓通,追求流行色的海派散文
第一節(jié) 文化性格和審美特征
第二節(jié) 張愛玲 章衣萍 蘇青
第七章 以文化自我為中心的學者散文
第一節(jié) 文化精神特征、淵源及影響
第二節(jié) 梁實秋
第三節(jié) 錢鍾書 王了一
下編
第八章 自我變形:“工農兵”代言人時代的散文
第一節(jié) 角色轉換:“工農兵”代言人的提出和確立
第二節(jié) “工農兵”代言人的首次集體亮相:軍旅散文
第三節(jié) “工農兵”代言人的變臉藝術:散文“當詩一樣寫”
第四節(jié) 與體制不和諧的聲音
第九章 “散文熱”:重塑“自我”靈魂的狂歡
第一節(jié) “散文熱”整體觀
第二節(jié) “散文熱”中的散文嬗變脈絡
第十章 “以文化自我為中心”的回歸和確立
第一節(jié) 《隨想錄》的“我是我”的吶喊之后的孤獨
第二節(jié) 從“靜虛村”到“商州”:賈平凹的“自我”回歸探索之艱難
第三節(jié) 文化散文:“以文化自我為中心”的實現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