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寫于1926年2月至11月間,共10篇,作者曾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初發(fā)表時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年編訂成書時才改為《朝花夕拾》。這本集子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同時也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畫卷。魯迅以閑適從容的筆調營造了一種自然親切、寬松和諧的氛圍,將對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行文中滲透著他濃郁的情感和深沉的思索。在《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等文章中,魯迅回憶了自己的童年時代;《藤野先生》《范愛農》等篇章是對故人的懷念;還有富于批判色彩的《狗·貓·鼠》《(二十四孝圖)》和《無?!返取T谒囆g特色上,《朝花夕拾》思路開闊、收放自如,文筆深沉雋永、幽默風趣,格式新穎,藝術手法多樣,技巧高超,是魯迅文學才華的輝煌顯現。這些作品一經發(fā)表就引起了巨大反響,成為當時散文創(chuàng)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