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藥材基本知識 /1
(一) 中藥的產地、采收與
炮制 /2
(二)中藥的藥性 /3
1.四性 /3
2.五味 /3
3.升降沉浮 /4
4.歸經 /5
5.毒性 /5
(三) 中藥應用的注意事
項 /5
1.煎煮中藥的器皿 /6
2.煎煮中藥用水的選擇 /6
3. 煎煮中藥的方法與火
候 /6
4. 中藥湯劑要復煎 /7
5. 中藥的服用時間 /8
6. 中藥的相互配伍與禁
忌 /8
7. 妊娠禁忌藥物 /9
8. 服中藥期間的忌口 /9
二 解表藥 /11
1. 菊花 /12
2. 桑葉 /13
3. 薄荷 /14
4. 葛根 /15
5. 麻黃 /16
6. 桂枝 /18
7. 紫蘇葉 /20
8. 紫蘇梗 /21
9. 牛蒡子 /22
10. 蟬蛻 /24
11. 淡豆豉 /25
12. 野菊花 /26
13. 蔓荊子 /27
14. 香薷 /29
15. 荊芥 /30
16. 防風 /31
17. 羌活 /33
18. 白芷 /34
19. 藁本 /36
20. 辛夷花 /37
21. 葛花 /38
22. 廣升麻 /39
23. 木賊 /41
24. 鴨腳木皮 /42
25. 柴胡 /43
26. 浮萍 /44
27. 內仁肉(蕤仁) /46
28. 大頭陳 /47
三 清熱藥 /49
29. 金銀花 /50
30. 夏枯草 /51
31. 石膏 /52
32. 梔子 /54
33. 黃連 /56
34. 生地 /57
35. 玄參 /58
36. 土茯苓 /60
37. 青天葵 /61
38. 魚腥草 /62
39. 毛冬青 /63
40. 青蒿 /64
41. 人參葉 /65
42. 西瓜皮 /66
43. 蓮葉 /67
44. 綠豆 /68
45. 皂角刺 /70
46. 貓爪草 /71
47. 知母 /72
48. 蘆根 /73
附藥:葦莖 /75
49. 天花粉 /75
50. 淡竹葉 /77
51. 寒水石 /78
52. 黃芩 /79
53. 黃柏 /80
54. 苦參 /82
55. 龍膽草 /83
56. 大飛揚草 /84
57. 水牛角 /85
58. 牡丹皮 /87
59. 赤芍 /88
60. 紫草 /89
61. 救必應 /91
62. 忍冬藤 /92
63. 敗醬草 /93
64. 白花蛇舌草 /94
65. 白鮮皮 /95
66. 馬勃 /96
67. 委陵菜 /97
68. 鬼羽箭 /99
69. 火炭母 /100
70. 半枝蓮 /101
71. 水翁花 /102
72. 山慈姑 /103
73. 藏青果 /104
74. 連翹 /105
75. 紫花地丁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