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業(yè)科學林業(yè)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林火響應特征及趨勢

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林火響應特征及趨勢

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林火響應特征及趨勢

定 價:¥108.00

作 者: 王明玉,舒立福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林業(yè) 農業(yè)/林業(yè)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431288 出版時間: 2015-02-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王明玉、舒立福編著的《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林火響應特征及趨勢》涉及氣候變化影響下中國典型省份和大興安嶺森林火災發(fā)生特點和響應特征,以及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森林火災發(fā)生趨勢研究,同時對極端氣候事件對森林火災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內容包括氣候變化對森林火災影響的概述,FWI計算方法及初始值的影響,FWI在中國的適用性及中國林火發(fā)生的時空特點,SRES A2、B2氣候變化情景下2010~2100年中國林火發(fā)生趨勢及區(qū)域特征,大興安嶺林火發(fā)生時空特征,大興安嶺火發(fā)生概率模型構建,氣候變化背景下大興安嶺林火響應特征,SRES A2、B2 氣候變化情景大興安嶺2010~2100年林火發(fā)生趨勢,極端氣候事件—— 雨雪冰凍災害對林火發(fā)生的影響研究等。本書可供從事森林防火、生態(tài)學、林學、氣候變化相關學科研究的教學人員、科研人員、研究生,以及從事林火管理的工作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暫缺《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林火響應特征及趨勢》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述 1.2.1 氣候變化的主要事實及影響 1.2.2 氣候變化對森林火災影響的研究進展 1.2.3 研究評述 1.3 研究目標和主要研究內容 1.3.1 關鍵的科學問題與研究目標 1.3.2 主要研究內容 1.4 研究技術路線 第二章 FWI計算方法及初始值的影響 2.1 FWI系統(tǒng)簡介和各組分因子計算 2.2 初始值對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的影響與可行性分析 2.2.1 初始值對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的影響 2.2.2 由平均值計算FWI系統(tǒng)各指數的可行性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FWI在中國的適用性及中國林火發(fā)生的時空特點 3.1 研究區(qū)域 3.2 研究材料與研究方法 3.2.1 數據來源 3.2.2 數據處理 3.3 FWI在不同省份的適用性和敏感性分析 3.3.1 FWI在中國的適用性研究 3.3.2 不同區(qū)域火災發(fā)生次數對FWI敏感性 3.4 中國林火發(fā)生時空特征 3.4.1 中國林火發(fā)生的時間特征 3.4.2 中國林火的空間分布 3.5 1999~2007年中國FWI變化 3.6 FWI季節(jié)性變化 3.7 本章小結 第四章 SRES A2、B2氣候變化情景下2010~2100年中國林火發(fā)生趨勢及區(qū)域特征 4.1 研究區(qū)域概況 4.1.1 云南省概況 4.1.2 黑龍江省 4.2 研究材料與研究方法 4.2.1 數據來源 4.2.2 數據處理 4.3 A2、B2氣候變化情景下云南省2010~2100年火災趨勢分析 4.3.1 云南省火災次數模型構建 4.3.2 云南省實測數據對A2、B2情景數據的修正 4.3.3 云南省氣象因子和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年際變化 4.3.4 云南省氣象因子和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月變化率 4.4 A2、B2氣候變化情景下黑龍江省2010~2100年火災趨勢分析 4.4.1 黑龍江省火災次數模型構建 4.4.2 黑龍江省實測數據對A2、B2情景數據的修正 4.4.3 黑龍江省氣象因子和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年際變化 4.4.4 黑龍江省氣象因子和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月變化率 4.5 不同區(qū)域間比較 4.6 中國2010~2100年林火變化趨勢及主要區(qū)域特征 4.6.1 A2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FWI變化區(qū)域特征 4.6.2 B2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FWI變化區(qū)域特征 4.7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大興安嶺林火發(fā)生時空特征 5.1 研究區(qū)域概況 5.1.1 自然地理概況 5.1.2 氣候 5.1.3 森林火災概況 5.2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森林火災時間分布 5.3.1 季節(jié)性變化 5.3.2 年際變化 5.3.3 1987年前后日均火災次數變化 5.3.4 大興安嶺森林火災發(fā)生的周期性和輪回期 5.4 森林火災空間分布 5.4.1 雷擊火空間格局 5.4.2 人為火空間格局 5.4.3 可燃物類型對火發(fā)生的影響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大興安嶺Logistic火發(fā)生概率模型構建 6.1 Logistic火發(fā)生概率模型構建 6.2 大興安嶺整體火發(fā)生概率模型構建 6.2.1 基本數據的處理 6.2.2 影響因子的選擇 6.2.3 共線性分析和關鍵因子選取 6.2.4 總火災發(fā)生概率Logistic模型 6.2.5 人為火發(fā)生概率Logistic模型 6.2.6 雷擊火發(fā)生概率Logistic模型 6.2.7 森林大火發(fā)生概率 6.2.8 模型的模擬分析 6.2.9 相關性分析 6.2.10 火災發(fā)生次數與火發(fā)生概率關系 6.3 基于網格分區(qū)火發(fā)生概率Logistic模型 6.3.1 基本數據處理 6.3.2 關鍵因子選取 6.3.3 火災數據的處理與著火的判別 6.3.4 氣象數據與FWI系統(tǒng)各組分指數 6.3.5 共線性分析 6.3.6 人為火日發(fā)生概率模型 6.3.7 雷擊火日發(fā)生概率模型 6.3.8 模型的模擬 6.4 模型的局限性和使用范圍 6.4.1 模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6.4.2 模型的使用范圍 6.5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氣候變化背景下大興安嶺林火響應特征 7.1 基于火發(fā)生概率防火期的界定 7.1.1 火險等級劃分 7.1.2 火險期和高火險期的定義 7.2 防火期和高火險期日期和長度的變化 7.3 實際火發(fā)生與防火期劃定模型的對比分析 7.4 火發(fā)生的季節(jié)性變化 7.5 不同因子年際變化 7.5.1 氣象因子年際變化 7.5.2 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年際變化 7.5.3 火發(fā)生概率 7.5.4 火災發(fā)生次數 7.6 不同因子月變化速率 7.6.1 氣象因子月變化速率 7.6.2 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 7.6.3 火災發(fā)生概率 7.6.4 火災發(fā)生次數 7.6.5 不同因子的相關性 7.7 不同區(qū)域的變化特征 7.8 本章小結 第八章 SRES A2、B2氣候變化情景下大興安嶺2010~2100年林火發(fā)生趨勢 8.1 防火期的變化 8.1.1 防火期變化趨勢 8.1.2 防火期和高火險期間隔變化 8.1.3 防火期不同指標增減速度變化 8.2 A2、B2氣候變化情景下各因子年際變化 8.2.1 氣象指標 8.2.2 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變化 8.2.3 火發(fā)生概率變化 8.3 相關因子月變化速率 8.3.1 氣象因子不同月份變化速率 8.3.2 FWI系統(tǒng)各組分因子不同月份變化速率 8.3.3 火發(fā)生概率不同月份變化速率 8.4 主要因子季節(jié)性變化 8.5 大興安嶺不同區(qū)域FWI變化 8.5.1 A2情景下2050s和2090s相對于2010s主要因子變化 8.5.2 B2情景下2050s和2090s相對于2010s主要因子變化 8.6 大興安嶺人為火和雷擊火發(fā)生危險區(qū)域評估 8.7 本章小結 第九章 極端氣候事件——雨雪冰凍災害對林火發(fā)生的影響研究 9.1 研究區(qū)域 9.2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9.2.1 研究材料 9.2.2 研究方法 9.3 雨雪冰凍災害對可燃物影響研究 9.3.1 林木受害程度分級與不同植被類型受害情況 9.3.2 不同可燃物地表可燃物載量變化 9.4 雨雪冰凍災害對火發(fā)生短期影響研究 9.4.1 熱點的空間分布格局 9.4.2 火發(fā)生與人員傷亡變化 9.4.3 溫度和降水對火發(fā)生和人員傷亡影響分析 9.5 本章小結 第十章 結論與討論 10.1 結論 10.2 討論 10.3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 A2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FWI值變化率 附錄B B2氣候變化情景下中國FWI值變化率 圖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