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網絡服務LTE/LTE-Advanced系統(tǒng)架構和關鍵技術

LTE/LTE-Advanced系統(tǒng)架構和關鍵技術

LTE/LTE-Advanced系統(tǒng)架構和關鍵技術

定 價:¥59.00

作 者: 楊豐瑞,文凱,吳翠先 著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操作系統(tǒng)/系統(tǒng)開發(fā) 計算機/網絡 系統(tǒng)開發(fā)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5378279 出版時間: 2015-02-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介紹了LTE-Advanced系統(tǒng)構架和關鍵技術。本書共分7章,內容包括系統(tǒng)概述、各關鍵技術的基本概念、標準化發(fā)展情況、關鍵技術及性能要求、組網及部署、應用場景以及LTE-A的發(fā)展演進等。全書遵循“深入淺出”和“實用、適用”的原則,編寫的素材主要來自3GPP最新的技術規(guī)范、相關的技術報告、以及國際性學術會議文稿等一手資料和最新的英文文獻和當前學術界的研究成果。重點講解了當前學術界的研究熱點。使得讀者不僅能夠輕易的了解LTE-Advanced重要課題和主要研究方向。該書有助于業(yè)內相關人員加深對LTE-Advanced技術規(guī)范的認識和理解,對通信行業(yè)相關人員在LTE-Advanced方面的深入研究、設備研發(fā)、系統(tǒng)部署和業(yè)務運營方面都能起到積極的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暫缺《LTE/LTE-Advanced系統(tǒng)架構和關鍵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LTE-A系統(tǒng)背景及概述
 1.1移動通信技術演進
 1.2LTE/LTE-A網絡架構和協(xié)議架構
  1.2.1系統(tǒng)架構
  1.2.2協(xié)議架構
 1.34G性能指標及關鍵技術
  1.3.14G性能指標
  1.3.2OFDM/OFDMA/SC-FDMA
  1.3.3載波聚合
  1.3.4多點協(xié)作
  1.3.5MIMO/增強型MIMO
  1.3.6中繼
  1.3.7異構網
 1.4本書的目的及章節(jié)安排
參考文獻
第2章載波聚合
 2.1載波聚合概述
  2.1.1設計原則
  2.1.2接口方案
 2.2載波聚合類型及應用場景
  2.2.1載波聚合類型
  2.2.2載波聚合場景
 2.3載波聚合無線資源管理
  2.3.1CA下相關術語的定義
  2.3.2服務小區(qū)管理
  2.3.3輔小區(qū)的激活與去激活
  2.3.4載波聚合切換
  2.3.5定時提前量分組
 2.4載波聚合物理層關鍵技術
  2.4.1下行控制信道的結構
  2.4.2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間
  2.4.3下行控制信令PCFICH
  2.4.4下行HARQ指示信道
  2.4.5上行控制信道
 2.5載波聚合物下行鏈路后向性增強
  2.5.1RRC層增強
  2.5.2MAC層增強
  2.5.3物理層增強
 2.6上行鏈路后向性增強
  2.6.1上行控制信道增強
  2.6.2不同上下行子幀載波聚合
 2.7研究熱點
  2.7.1研究熱點概述
  2.7.2調度算法研究
  2.7.3自適應移動性管理研究
  2.7.4安全可靠性研究
 2.8總結
參考文獻
第3章COMP
 3.1COMP概述
  3.1.1CoMP概念
  3.1.2CoMP分類
  3.1.3CoMP標準化進展
 3.2上行COMP技術與標準化
  3.2.1上行CoMP的分類
  3.2.2上行CoMP接收技術
 3.3下行COMP技術與標準化
  3.3.1下行CoMP的分類
  3.3.2下行CoMP技術
  3.3.3下行CoMP的一般系統(tǒng)模型
 3.4聯(lián)合傳輸
  3.4.1聯(lián)合傳輸研究現狀
  3.4.2聯(lián)合傳輸模式的研究
 3.5COMP用戶和協(xié)作集
  3.5.1協(xié)作用戶確定
  3.5.2協(xié)作集確定
  3.5.3協(xié)作集大小確定
  3.5.4影響協(xié)作節(jié)點選擇的因素
  3.5.5基于參考信號功率與負載的協(xié)作節(jié)點選擇方案
 3.6COMP組網應用場景與反饋方案
  3.6.1CoMP組網場景
  3.6.2CoMP應用場景
  3.6.3CoMP反饋方案
 3.7支持多點協(xié)作傳輸的信令設計
  3.7.1支持多點協(xié)作傳輸的高層信令研究現狀
  3.7.2CoMP方式對現有接口或信令的影響分析
 3.8COMP多小區(qū)聯(lián)合調度
  3.8.1多小區(qū)聯(lián)合調度研究現狀
  3.8.2基于信道相關性的多小區(qū)聯(lián)合調度實例
 3.9總結
參考文獻
第4章MIMO
 4.1MIMO的概述
 4.2MIMO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
  4.2.1MIMO系統(tǒng)模型
  4.2.2MIMO信道模型
 4.3MIMO空時處理技術
  4.3.1空時碼的設計
  4.3.2空時塊碼
  4.3.3空時格碼
 4.4增強型MIMO
  4.4.1下行參考信號
  4.4.2上行參考信號
  4.4.3下行MIMO方案
  4.4.4上行MIMO方案
 4.5總結
參考文獻
第5章中繼
 5.1概述
 5.2中繼的概念
  5.2.1中繼的分類
  5.2.2中繼的部署場景
 5.3TYPE1中繼和TYPE2中繼
  5.3.1Type1中繼
  5.3.2Type2中繼
 5.4中繼網絡協(xié)議架構
  5.4.1中繼架構
  5.4.2控制平面
  5.4.3用戶平面
 5.5中繼網絡物理層
  5.5.1資源分配和多址技術
  5.5.2控制信道規(guī)范
  5.5.3R-PHICH
  5.5.4中繼下行定時
  5.5.5中繼的上行定時
  5.5.6R-PDCCH和PDSCH開始信號的配置
  5.5.7中繼節(jié)點同步
 5.6回程子幀配置和HARQ定時
  5.6.1FDD系統(tǒng)
  5.6.2TDD系統(tǒng)
 5.7信道模型
  5.7.1直接鏈路中的大尺度衰落模型
  5.7.2RN-UE鏈路的LOS概率
  5.7.3基站到中繼之間的大尺度衰落
  5.7.4基站到中繼的LOS概率密度函數
 5.8中繼的路由選擇問題
  5.8.1中繼選擇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5.8.2基于不同準則的中繼選擇策略
 5.9在未來LTE版本中的中繼
  5.9.1協(xié)作中繼
  5.9.2高速移動下的中繼回程
  5.9.3移動協(xié)作中繼
  5.9.4本地服務
 5.10總結
參考文獻
第6章異構網絡
 6.1異構網絡的概述
  6.1.1低功率基站的分類
  6.1.2異構網絡的優(yōu)勢
  6.1.3面臨的技術問題
 6.2小區(qū)的選擇和切換
  6.2.1LTE-A小區(qū)選擇
  6.2.2LTE-A小區(qū)重選
 6.3流量控制和移動性管理
  6.3.1LTE-A小區(qū)切換
  6.3.2空閑狀態(tài)下的流量控制和移動性管理
  6.3.3連接狀態(tài)下的流量控制和移動性管理
  6.3.4WIFI的流量控制和移動性管理
 6.4異構網絡干擾協(xié)調技術
  6.4.1異構網絡干擾特點
  6.4.2干擾協(xié)調技術簡介
  6.4.3頻域干擾協(xié)調技術
  6.4.4功率控制方案
  6.4.5增強型干擾協(xié)調技術
 6.5家庭基站
  6.5.1家庭基站標準化進展
  6.5.2家庭基站網絡架構
  6.5.3自組織家庭基站
  6.5.4家庭基站安全性
  6.5.5家庭基站的展望
 6.6異構網絡的節(jié)能技術
  6.6.1節(jié)能技術產生背景
  6.6.2異構網絡中的節(jié)能技術
  6.6.3異構網絡節(jié)能研究現狀
 6.7小型基站射頻與性能
  6.7.1發(fā)射機標準
  6.7.2接收機標準
 6.8總結
參考文獻
第7章LTE-A未來演進
 7.1下一代移動通信發(fā)展趨勢
 7.2大規(guī)模天線技術
 7.3異構網的演進
  7.3.1同頻異構小區(qū)的動態(tài)協(xié)作
  7.3.2超密集自組織異構網絡
 7.4自組織網絡
  7.4.1自組織網絡功能架構
  7.4.2自組織網絡關鍵技術
 7.5機器間通信
 7.6終端直接通信
  7.6.1D2D通信技術的優(yōu)點
  7.6.2D2D通信過程
  7.6.3D2D通信技術的應用場景
 7.7總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