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積極參與教育評價新探索 顧志躍
第一章 理論應用學方法
1. 描繪學生綜合素質的雷達圖
2. 品社課巧用關鍵詞句反饋法
3. 化學拓展課的SOLO分類評價
4. 灰色關聯(lián)分析挖掘成績數據
5. 比例系數法改進體育成績評價
第二章 質量檢測訂指標
6. 區(qū)域教育質量監(jiān)測的9個案例
7. “綠色指標”揭示效果與負擔
8. 背景問卷的教學診斷功能開發(fā)
9. “零缺陷”理念引領評價機制改革
第三章 以學定教探起點
10. 多維度的課前學情評價
11. 基于學情分析的課例探究
12. 八位教師對四堂課的學情研判
13. 師幼言語互動的現場觀察技術
第四章 看結果更看過程
14. 美術課程的檔案袋評價
15. 筆記整理提升了學習能力
16. 數學拍賣會展示過程評價
17. 受歡迎的科學繪圖記錄作業(yè)
18. 三種小組評價模式的實踐比較
第五章 信息技術助反饋
19. 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的即時評量
20. 小學課堂即時記錄系統(tǒng)開發(fā)
21. 在QQ平臺上探索隨即評價
22. 讓評價插上QQ的翅膀
23. 視頻切片透視小組合作學習
24. 引導幼兒自主評價的微實錄
第六章 評語推敲重發(fā)展
25. 評語是用心吹開的花
26. 教師課堂評價用語現狀調查
27. 班主任評語工作十年總結
第七章 成長有路各不同
28. 包子鋪掌柜和他的食客們
29. 促進差異發(fā)展的協(xié)約式評價
30. 職初教師課堂改進三部曲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