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硬件、外部設備與維護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定 價:¥68.00

作 者: 張明 主編
出版社: 暫缺
叢編項:
標 簽: 計算機/網(wǎng)絡 計算機理論

ISBN: 9787551707138 出版時間: 2014-09-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以Intel 80x86和IBM系列機為對象,詳細、系統(tǒng)地介紹了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術。其主要內容有:信息在計算機中的存儲形式,數(shù)制及相互轉換、二進制數(shù)的算術和邏輯運算等基礎知識;8086/8088微型計算機的系統(tǒng)及80x86的邏輯結構及尋址方式;半導體存儲器及其與微處理器的連接;微機系統(tǒng)中數(shù)據(jù)傳送方式和微機總線,以及微機系統(tǒng)中各種控制和接口電路,包括中斷控制器、DMA控制器、定時/計數(shù)控制器、并行接U、串行接口、網(wǎng)絡接口和模擬接口。

作者簡介

暫缺《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微型計算機基礎知識
1.1微型計算機的發(fā)展概況
1.1.1微型計算機的發(fā)展歷史
1.1.2微型計算機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2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1.2.1微型計算機的結構特點
1.2.2微處理器
1.2.3內存儲器
1.2.4輸入輸出設備和輸入輸出接口
1.2.5總線
1.3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1.3.1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
1.3.2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3.3典型微型計算機的組成結構加
1.4微型計算機的應用
1.4.1科學計算和信息處理
1.4.2輔助設計和輔助制造
1.4.3測控領域
1.5微型計算機的基本數(shù)據(jù)類型
1.5.1數(shù)制及其轉換
1.5.2原碼、反碼和補碼
1.5.3數(shù)字與字符的編碼 第2章微處理器
2.18086/8088微處理器的結構
2.1.18086的功能結構
2.1.28086的寄存器結構
2.2.8086的引腳功能及其工作模式
2.2.1芯片引腳特性的描述
2.2.28086/8088的工作模式
2.2.38086/8088的引腳特性
2.3.8086/8088的系統(tǒng)組成
2.3.1系統(tǒng)組成的特點
2.3.2最小模式系統(tǒng)組成
2.3.3最大模式系統(tǒng)組成
2.48086/8088的存儲器組織結構
2.4.1存儲器組織與分段
2.4.2I/O組織
2.58086/8088的總線操作及時序
2.5.1最小模式下的讀/寫總線周期
2.5.2最大模式下的讀/寫總線周期
2.6高性能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
2.6.180386微處理器
2.6.2Pentium微處理器 第3章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3.1尋址方式
3.1.1立即數(shù)尋址
3.1.2寄存器尋址
3.1.3直接尋址
3.1.4寄存器間接尋址
3.1.5寄存器相對尋址
3.1.6基址變址尋址
3.1.7基址變址相對尋址
3.1.8寄存器比例尋址
3.28086/8088指令系統(tǒng)
3.2.1數(shù)據(jù)傳送指令
3.2.2算術運算指令
3.2.3邏輯運算與移位指令
3.2.4串操作指令
3.2.5控制轉移指令
3.2.6處理器控制指令
3.380X86與Pentium擴充和增加的指令
3.3.180286擴充和增加的指令
3.3.280386擴充和增加的指令
3.3.380486新增加的指令
3.3.4Pentium新增加的指令
3.4匯編語言程序格式
3.4.1匯編語言程序的結構
3.4.2匯編語言語句類型及格式
3.4.3匯編語言的數(shù)據(jù)與表達式
3.5偽指令
3.5.1符號定義偽指令
3.5.2數(shù)據(jù)定義偽指令
3.5.3段定義偽指令
3.5.4段尋址偽指令
3.5.5過程定義偽指令
3.5.6模塊定義與連接偽指令
3.5.7宏命令偽指令
3.5.8其他偽指令
3.6匯編語言程序上機過程
3.6.1建立匯編語言的工作環(huán)境
3.6.2上機操作過程
3.6.3DEBUG的使用方法
3.7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3.7.1程序設計概述
3.7.2順序結構程序設計
3.7.3分支結構程序設計
3.7.4循環(huán)結構程序設計
3.7.5子程序設計
3.7.6程序設計舉例 第4章存儲器系統(tǒng)
4.1存儲器概述
4.1.1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
4.1.2半導體存儲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4.1.3半導體存儲芯片的組成
4.2隨機存取存儲器
4.2.1靜態(tài)RAM
4.2.2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
4.2.3PC機內存條
4.3只讀存儲器
4.3.1可擦除可編程EPROM
4.3.2電可擦除的可編程EPROM
4.3.3快速擦寫存儲器
4.4存儲器與CPU的連接
4.4.1存儲器與CPU接口的一般問題
4.4.2存儲器與地址總線的連接
4.4.3存儲器與控制總線、數(shù)據(jù)總線的連接
4.4.4存儲器接口舉例
4.5高速緩沖存儲器
4.5.1Cache系統(tǒng)基本結構與原理
4.5.2地址映像方式
4.5.3替換算法
4.5.4Cache的讀/寫過程
4.6虛擬存儲器
4.6.1頁式虛擬存儲器
4.6.2段式虛擬存儲器
4.6.3段頁式虛擬存儲器 第5章中斷系統(tǒng)
5.1概述
5.1.1輸入輸出接口概述
5.1.2輸入輸出的控制方式
5.28086/8088的中斷操作
5.2.1中斷源
5.2.28086/8088的中斷類型
5.2.3中斷優(yōu)先權
5.2.4中斷管理
5.2.5中斷處理過程
5.2.6中斷服務子程序的結構模式
53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59A
5.3.18259A芯片內部結構
5.3.28259A的中斷管理方式
5.3.38259A的中斷響應過程
5.3.48259A的編程
5.3.58259A的應用舉例
5.4MS_DOS的軟件中斷和系統(tǒng)功能調用
5.4.1設置屏幕中斷10H
5.4.2系統(tǒng)功能調用21H 第6章總線技術
6.1總線概述
6.2總線標準
6.2.1總線形成標準
6.2.2總線分類
6.2.3總線數(shù)據(jù)的傳送方式
6.3系統(tǒng)總線
6.3.1系統(tǒng)總線及其發(fā)展
6.3.2ISA總線及EISA總線
6.3.3PCI總線
6.3.4發(fā)展中的系統(tǒng)總線標準
6.4外部總線
6.4.1USB總線
6.4.2IEEE1394總線 第7章接口技術
7.1接口技術概述
7.2輸入/輸出接口技術
7.2.1CPU與外部設備之間的接口信息
7.2.2I/O接口的分類
7.2.3I/O接口的功能
7.2.4I/O端口的編址方式
7.2.5接口與系統(tǒng)的連接
7.2.6IBM_PC及現(xiàn)代PC與外設的接口
7.3串行通信接口技術
7.3.1串行通信的概念
7.3.2串行通信的傳送方式
7.3.3串行通信的分類
7.3.4通信速率
7.3.5串行通信的錯誤校驗
7.3.6信號的調制與解調
7.3.7串行接口標準
7.3.8可編程串行接口的結構及系統(tǒng)連接
7.4并行通信接口技術
7.4.1并行通信的概念
7.4.2并行接口的系統(tǒng)連接
7.5數(shù)/模(D/A)、模/數(shù)(A/D)轉換接口
7.5.1D/A轉換電路
7.5.2數(shù)/模轉換器的基本組成
……
第8章接口與串并行通信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