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工具書歷史地理工具書歷史跫音(三江源)

歷史跫音(三江源)

歷史跫音(三江源)

定 價:¥2600.00

作 者: 徐小健,高萍
出版社: 青島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歷史 歷史地理 歷史地理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3697744 出版時間: 2013-12-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三江源》圖集在內容上全景式展示了三江源的歷史由來、地形地貌、山光水色、自然風物、民族習俗、信仰崇拜、人文藝術方方面面,稱得上一部沉甸甸的視覺檔案。在攝影的手法上,既是由衷的贊美與謳歌,也是忠實的記錄;在編排結構上,常常采用對比的方式,以呈現(xiàn)三江源近二十年負面變化的真實,具有批判與警醒的意義?!薄T驥才作為《中國江河流域自然及人文遺產影像檔案》的第一部,《三江源》為讀者展現(xiàn)了長江、黃河、瀾滄江在青海南部地區(qū)發(fā)源的壯麗畫卷。也為第二部《長江》、第三部《三峽》、第四部《黃河》、第五部《瀾滄江》等書的出版奠定了氣勢磅礴的基礎。本書由全國政協(xié)常委、國務院參事、中國文聯(lián)執(zhí)行副主席馮驥才先生擔任總顧問,由葛劍雄、王魯湘、鄭度、霍巍、喬曉光、石碩、羅桑開珠、林少華、于青等著名文化學者及自然科學家參編并撰寫各卷序言。本書共分十卷,以四開的寬大開本,采用進口紙張、油墨,封面使用皮革+金屬材質,穩(wěn)重、大氣、高檔。由國內著名裝幀設計師小馬哥、橙子擔綱整書設計,國內頂尖的印刷廠雅昌印刷公司承印。

作者簡介

  鄭云峰,71歲,人文地理攝影家,1941年生于安徽蕭縣,英國皇家攝影協(xié)會高級會士、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原江蘇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從1986年開始,鄭云峰就致力于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記錄性攝影工作,尤其是用了近8年的時間對蓄水前的三峽進行了全方面的攝影記錄。30年間拍攝圖片30萬張。出版有《永遠的三峽》、《典藏三峽》、《守望三峽》、《說不盡的三峽》、《唐蕃古道》等專著11部,《黃河源頭探秘》、《探索長江之源》、《阿尼瑪卿雪山演奏著生命的樂章》等23個攝影專題著作。

圖書目錄

本卷共分六章:
第一章“奇跡從三萬年前開始”介紹了“中華民族始祖之源”;也向我們展示了母系社會的神話“西王母”的來龍去脈;柳灣、馬廠塬、宗日出土的大量彩陶,掀開了中國古代彩陶藝術迷人的面紗;大荒中的盛典“諾木洪”;中國的龐貝古城“喇家遺址”里所展現(xiàn)的母性之愛……這一章從羌人領袖大禹到母系氏族的首領西王母,將讀者帶到了風云激蕩的史前時代,文字翔實優(yōu)美,情結曲折引人入勝,向人們揭示了三江源地區(qū)是中華民族起源的根源這一事實……
第二章“巖石上的心靈之火” 向人們介紹了“野牛溝飄蕩史前之風”、“撞擊盧山的生命原始力”、“魯茫溝洋溢草原韻致”、“懷頭他拉唱響自然之歌”、“魯絲溝內的盛世流響”等內容。在柴達木盆地至可可西里邊緣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地上,分布著馳名中外的千里巖畫長廊。樸拙的線條,藝術地再現(xiàn)了高原大陸的主人們悠然自得的生活場景。這一頁頁記錄著古人智慧和精神軌跡的文化巖書,是青海高山部族為戰(zhàn)勝困難和超越自我,鏤刻在巖石上的心靈之火……
在第三章“隱匿在時光中的王朝”里,我們將隨著優(yōu)美的文字和珍貴的圖片到中國唯一的女兒國去探秘;領略草原王國的蒼茫沉?。涣私鈦y世中匆匆而過的南涼古國;窺探吐蕃王室的最后亮光——唃廝啰……在青海西部游歷,每一步都踏著欣喜與歡呼。它的神奇,不單純是懾人心魄的雄奇山川和讓人一旦接觸就不能忘記的人文影像,更引人入勝的是,看似蠻荒的青海地區(qū),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第四章“彌漫在荒原的硝煙”引領讀者聆聽古羌人的哀歌——西漢古城;進入黃河北支流域的守護者的世界;吟唱黃河南支流域的戰(zhàn)歌;憑吊吐谷渾的榮光——伏俟城;在西寧古城的丁香花樹下哼唱古老的歌謠……青海的山川水澤間,零零落落散布著290余座古城遺址。以黃河為地標,其北支流域的古城如三角城、永安古城、俄博古城等,皆為絲綢之路南路的重要支點,城建材料就地取材,扼險堅固,時過千年,從遺跡仍可想見其最初的雄偉;黃河南支流域諸如郭麻日、保安、同仁等古城,因戰(zhàn)事而建,防御功能顯著。千百年來,它們如同一個個默默無聞的英雄,守護在邊關。它們,是青海歷史的重要見證者……
第五章“古戰(zhàn)場飄散的煙云”介紹了三江源風云激蕩的著名歷史事件。以大唐王朝和吐蕃王朝的交戰(zhàn)之地石堡城開端,從趙充國屯田謀劃的千古之策,到隋煬帝西巡時顯露的帝王野心;從一代名將薛平貴在大非川之戰(zhàn)蒙受一生唯一的恥辱,到探尋宋朝開邊那亂世棋局種的玄機……從羌人時代到大清王朝,數千年漫長的日子里,戰(zhàn)爭從未離開過這里。嘶鳴的戰(zhàn)馬,騰起的狼煙,流離失所的百姓,形成了青海古代歷史的主要畫面。而今,刀劍早已銹蝕沉沙,滲透鮮血的吶喊聲早已消失。唯有江山依舊雄渾壯觀。歷史,是不能忘記的……
第六章“從莽原和大河走向遠方”介將帶我們走入三江源的條條淹沒的古道。絲綢之路上的大運河——唐蕃古道,絲綢之路南路的根系——羌中道,被遺忘的絲綢古道——白蘭道,開辟在黃河驚濤浪尖上的大道,湟水河上的隱秘春秋……條條古道印刻的是人們不屈的背影,篳路藍縷的古人,啟發(fā)那原始的叢林、高峻的大山、險惡的沼澤,冒著風,冒著雨,踏上迷離不測的路途,只為了人類永遠不變的信念——生存和發(fā)展……在青海歷史上擔當了物質和文化交流重任的古道,伴隨著硝煙,一次次把中華文明輸送到了西亞、南亞及其他國家,又把他國的文明帶回了東方。它像飄帶一樣舞動在山川大野,隱逸著英雄般的傳奇故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