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是什么
一 人格素養(yǎng):關愛每一個言語生命
二 專業(yè)素養(yǎng):善讀會寫能說
三 教學素養(yǎng):為學生言語學習“立本”
四 科研素養(yǎng):為學者型教師奠基
第二章 怎樣當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
一 文字情緣:言語生命的接力
二 獨特感悟:抵達心靈深處的呼喚
三 將生命之作奉獻給新的言語生命
四 言語生命田園的養(yǎng)護者、守望者
第三章 學者型語文教師怎么做學問
一 先做教育史家,再做教育學家
二 史料、史識是科研之底氣
三 承傳與超越:整合的原創(chuàng)
四 走進語文教育的歷史時空
附錄:
一 基于史料、史識的言說
——張心科《語文課程論稿》序
二 日札:“立言”之根基
——劉中黎《中國20世紀日札寫作教育研究》序
三 融為生命:非教育寫作的堅守
——徐飆《風聲》序
四 耕耘在語文課改的前沿
——林匯波《言語文本:語文課堂的歸依》序
五 寫作學:以“寫作教學實踐”為本
——尹相如《寫作新視野:我的大寫作觀》序
六 為兒童立心,為兒童寫作立命
——吳勇《兒童寫作論》序
七 基于言說欲、創(chuàng)造欲的激發(fā)
——潘朝陽《點子作文》序
八 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革命》序
九 勤靡余勞,心有常閑
——陳香瑤《草木吟》序
十 我們需要理性與哲思
——潘新和《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