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清代碑學研究與批評

清代碑學研究與批評

清代碑學研究與批評

定 價:¥51.50

作 者: 馬新宇 著
出版社: 人民美術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2072777 出版時間: 201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廣藝舟雙楫》是清代碑學理論的集成之作,對近百年書法思潮的轉變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肚宕畬W研究與批評》試從碑學理論闡釋的實證材料入手,對清代碑學產(chǎn)生的歷史文化語境、基本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以拓本為考察依據(jù)的學術性等問題加以評述。在此基礎上,對康有為的碑學思想、《廣藝舟雙楫》所涉及的石刻類型及性質、名家楷模的重塑、審美批評原理等核心問題,進行較為深入系統(tǒng)的學術探討。旨在正本清源,檢討利弊得失,并有助于當代的碑學研究。

作者簡介

暫缺《清代碑學研究與批評》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康有為及其《廣藝舟雙楫》
三、本課題研究現(xiàn)狀
四、本課題研究意義
五、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
上編 清代碑學研究
第一章 碑學興起的歷史文化語境
一、篆隸書法發(fā)展與清代的“篆隸復古”
二、“書宗篆隸”與清代書法審美取尚的轉變
三、金石考據(jù)與漢魏六朝石刻拓本的文化生存空間
第二章 碑學理論的形成及其基本理論述評
一、“碑學”的提出與界定
二、清代碑學理論形成的歷史契機
三、“中原古法”與清代碑學理論的初步闡釋
四、“尊碑貶帖”觀念的形成與碑帖之爭
第三章 以拓本為唯一考察依據(jù)的學術性問題
一、金石考據(jù)與清代碑學研究的先天不足
二、石刻拓片“原生狀態(tài)”與作為唯一考察依據(jù)的學術性問題
下編 《廣藝舟雙楫》批評
第一章 《廣藝舟雙楫》的基本書法史觀
一、“變者,天也”與《廣藝舟雙楫》理論闡釋的起點
二、書法以“形變”為主與鄧石如的楷模意義
三、“古學”、“今學”的界定及其理論指向
四、“碑學大播”與“俗尚成矣”
五、書學改良思想及其書法觀的內(nèi)在矛盾
第二章 “漢魏古法”、“晉宋風流”與碑版遺跡的性質
一、“漢魏古法”與“本漢”正名
二、關于“晉宋風流”問題
三、“漢魏古法”、“晉宋風流”與漢魏碑版遺跡的性質
第三章 北朝名家楷模的重塑與經(jīng)典問題的反思
一、關于北朝正史名家楷模的追認
二、“十家”與北朝名家楷模的重塑
三、新品第觀及其參照標準
四、關于經(jīng)典問題的反思
第四章 “尊魏”、“卑唐”及其反傳統(tǒng)傾向
一、“北碑莫盛于魏”
二、“取隋”與新理異態(tài)的進一步闡述
三、“尊魏”、“卑唐”的反傳統(tǒng)傾向
第五章 碑學審美批評、技法理論與石刻遺跡的性質
一、“蓋書,形學也”
二、“龍門體”與魏碑體的界定與分析
三、造像題記的性質及代表性
四、碑學技法理論闡釋的局限
五、“靜態(tài)解析”、“動態(tài)還原”與筆法的考察標準
六、“常態(tài)書寫”、“非常態(tài)書寫”與作品的品評標準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