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軸線與北京古河道
02闖天涯:溫州華僑口述史(…
03典籍里的鄭州黃河
04波蘭·華沙(中文版)…
05運河上的京津冀
06圖說北京五園三山
07蒂卡爾之王:瑪雅古城的統(tǒng)…
08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陜…
09樞紐:3000年的中國
10朝圣之影:民國五臺山老照…
韓茂莉 著
“中國”一詞從何而來?中.華文明為什么誕生于中原大地?…
可購
【日】松岡讓 著,潘郁靈 陳燕青 譯
◎內容簡介 《敦煌往事》的日版書名為《敦煌物語》,是日本知名作家、夏目漱…
施展 著
《樞紐:3000年的中國》核心是要回答一個問題:究竟“何謂中國&…
馮雪紅等著
田野調查作為人類學、民族學專業(yè)的“成人禮”,是每一位初…
《國家人文歷史》編著
中國幅員遼闊,地名眾多,許多地名穿越千年流傳至今,在潛意識中影響、塑造著…
陸大道
本書為陸大道院士數十年研究成果集合于一體的文集,綜合敘述了陸先生科研生涯…
岳升陽
《中軸線與北京古河道》一書以歷史地理的角度,從“大地文獻&r…
Andrew Rowell
本書對當前全球范圍內環(huán)保運動所遭遇的挑戰(zhàn)與威脅進行了重要的全新解讀。隨著…
馬仁鋒
本文以 “人地關系” 理論為基礎, 從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排放…
劉衛(wèi)東 等
本書是中國科學院“絲路環(huán)境”專項的重要成果,由數十位中…
劉平清
《廣州大典》是廣州的“ 根與魂”,承載廣州千年文 脈。廣…
方堅銘
本書是2012年我社出版的《“永嘉場”地域文化研究&md…
謝一彪
越文化研究叢書一種。九姓漁戶乃明以來陳、錢、林、袁、孫、葉、許、李、何九…
蔡運龍
本書介紹和解讀了西方現(xiàn)當代地理學思想的若干經典論著,收錄了從1864年到200…
葛劍雄
本書作者為歷史地理領域的專家,多年來一直關注黃河的歷史變遷、地理面貌、文…
[加] 路德·穆勒-威勒 著
本書是一部介紹人類學家弗朗茲·博厄斯早期學術經歷的傳記。作者路…
張德二
本書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歷史重大氣象災例復原研究&r…
羅安平
推薦語:那些被隱匿與變焦的歷史身影,能穿越時空渡盡劫波,照見中西方終將不…
趙豐
青海地處祖國的西北,青藏高原的東北。三山高聳于此,三江發(fā)源于此,一湖碧水…
鮑寧 李豐耀 李辰
本書主要講述老北大自建校(京師大學堂)的校園空間拓建歷史。 現(xiàn)代校園的出…
吳建衛(wèi)
本書為山東警察學院文庫之一。全書內容共分為十三章,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東…
陳國燦、應業(yè)修、金曉剛、孫杰
浙江永康芝英是千年古城和國家歷史文化名鎮(zhèn)。從南朝縉州古城,到浙中著名商鎮(zhèn)…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本書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自20世紀90年代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歷史…
文心
這部書是對城市歷史的解讀,也是對中國何以是中國的解讀,更是對整個華夏民族…
吳燕飛
本書以歷史文化名城寧波燦爛的史前文明為主題。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史前文明…
徐鼎鼎
本書為專門探討春秋時期齊、衛(wèi)、晉、秦四國交通路線的學術專著。全書以國別為…
何丹,張寶秀 著
城市作為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中心,承載著其所在區(qū)域歷史文脈、文化傳統(tǒng)的傳承重擔…
(英) 蘭寧 (George Lanning) 、 (英) 庫齡…
在外國人撰寫的有關上海的歷史著作中,1920年代出版的本書可謂是頗為權威的著…
徐國保
作者用“異域之眼”,經實地踏察,以翔實、豐贍的史科和嚴…
張凱
近代學術經史轉型,編修新系統(tǒng)的通史、弘揚中國文化精神成為國難之際創(chuàng)新史學…
李廣潔
隨著人類認知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地理知識不斷得到人們的普遍認識。在今…
Carl Ortwin Sauer
本書是由索爾學術生涯中19篇代表性論文所組成的文集,體現(xiàn)了索爾在不同時期的…
黃勇輝
崇仁縣是江西省中部撫州市轄縣,元、明兩朝為中國理學重鎮(zhèn)。歷史上,素有&am…
陳韋 呂維娟 等
武漢與芝加哥分別是中美兩國的內陸中心城市。20世紀初的武漢與芝加哥均處于發(fā)…
王靜 孟剛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科論著目錄(1950-2020)》),實際上是《學術史》中學…
孫挺進
《東洋之鄰》客觀真實地敘述了日本發(fā)展的歷史,日本與華夏文明的淵源關系,從…
馬學強
城市歷史和人文遺產是一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所在。傳承城市文脈,彰顯地域特色,…
鄒逸麟
本書是對2013年第三版的修訂。原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rdq…
政協(xié)杭州市拱墅區(qū)委員會
本書為杭州市拱墅區(qū)政協(xié)文史叢書之一,是該區(qū)政協(xié)獻禮亞運會的代表性作品,主…
張陽著
本書為作者博士論文。本書通過梳理北京城市水體空間的演變過程得出如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