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交通運輸公路運輸汽車電子KEA系列微控制器:基于ARM Cortex-M0+內核

汽車電子KEA系列微控制器:基于ARM Cortex-M0+內核

汽車電子KEA系列微控制器:基于ARM Cortex-M0+內核

定 價:¥68.00

作 者: 王宜懷,李躍華 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 汽車與交通運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266867 出版時間: 201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72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闡述飛思卡爾2014年開始推出的面向汽車電子KEA系列微控制器的應用方法。全書共16章,1~6章囊括了學習一個新微控制器入門的基本知識要素及基本規(guī)范,7~12章分別給出各個模塊的程序設計方法,第13章給出時鐘系統(tǒng)及其他模塊,第14章給出基于實時操作系統(tǒng)MQX-Lite的編程方法,第15章給出一個汽車冷卻風扇控制實例,第16章給出位帶及位操作引擎等技術的進一步討論。

作者簡介

  王宜懷,男,博士,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蘇州市計算機學會嵌入式系統(tǒng)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t1
1.1 汽車電子技術的基本概念\t1
1.2 中國汽車電子發(fā)展概況\t2
1.3 飛思卡爾在汽車電子市場中的地位\t2
1.4 面向汽車電子的微控制器KEA系列MCU簡介\t3
第2章 ARM Cortex-M0+處理器\t7
2.1 ARM Cortex-M0+處理器簡介\t7
2.1.1 ARM Cortex-M0+處理器特點與結構圖\t8
2.1.2 ARM Cortex-M0+處理器存儲器映像\t9
2.1.3 ARM Cortex-M0+處理器的寄存器\t10
2.2 ARM Cortex-M0+處理器的指令系統(tǒng)\t13
2.2.1 ARM Cortex-M0+指令簡表與尋址方式\t13
2.2.2 數據傳送類指令\t14
2.2.3 數據操作類指令\t16
2.2.4 跳轉控制類指令\t19
2.2.5 其他指令\t20
2.3 ARM Cortex-M0+指令集與機器碼對應表\t21
2.4 GNU匯編語言的基本語法\t23
2.4.1 匯編語言格式\t23
2.4.2 偽指令\t25
第3章 KEA128存儲映像、中斷與硬件最小系統(tǒng)\t29
3.1 KEA128系列存儲映像\t29
3.1.1 Flash區(qū)存儲映像\t30
3.1.2 片內RAM區(qū)存儲映像\t30
3.1.3 外設區(qū)存儲映像\t30
3.1.4 私有外設總線存儲映像\t31
3.1.5 系統(tǒng)保留段存儲映像\t31
3.2 KEA128中斷系統(tǒng)及Cortex-M0+非內核模塊中斷編程結構\t31
3.2.1 KEA128的中斷源\t31
3.2.2 KEA128中斷向量表\t32
3.2.3 Cortex-M0+非內核模塊中斷編程結構\t36
3.3 KEA128的引腳功能\t38
3.3.1 硬件最小系統(tǒng)引腳\t39
3.3.2 I/O端口資源類引腳\t39
3.4 KEA128硬件最小系統(tǒng)原理圖\t40
3.4.1 電源及其濾波電路\t40
3.4.2 復位電路及復位功能\t40
3.4.3 SWD接口電路\t41
3.4.4 晶振電路\t41
第4章 GPIO及程序框架\t43
4.1 KEA128芯片GPIO驅動構件及使用方法\t43
4.1.1 KEA128芯片GPIO引腳\t44
4.1.2 KEA128芯片GPIO驅動構件頭文件及使用方法\t45
4.2 GPIO驅動構件的制作方法\t47
4.2.1 端口控制模塊功能與編程結構\t47
4.2.2 GPIO模塊的編程結構\t50
4.2.3 GPIO基本打通程序\t51
4.2.4 GPIO驅動構件封裝要點分析\t51
4.2.5 GPIO驅動構件的實現\t53
4.3 第一個C語言工程:控制小燈閃爍\t59
4.4 工程框架與第一個C語言工程執(zhí)行過程分析\t63
4.4.1 工程框架\t63
4.4.2 鏈接文件\t64
4.4.3 機器碼文件\t65
4.4.4 其他相關文件功能簡介\t67
4.4.5 芯片上電啟動執(zhí)行過程\t68
4.5 第一個匯編語言工程:控制小燈閃爍\t72
4.5.1 匯編工程文件的組織\t72
4.5.2 Light構件匯編程序light.s\t73
4.5.3 Light測試工程主程序及匯編工程執(zhí)行過程\t74
第5章 嵌入式硬件構件與底層驅動構件基本規(guī)范\t77
5.1 嵌入式硬件構件\t77
5.1.1 嵌入式硬件構件的概念\t77
5.1.2 基于嵌入式硬件構件的電路原理圖設計簡明規(guī)則\t78
5.2 嵌入式底層驅動構件的概念與層次模型\t80
5.2.1 嵌入式底層驅動構件的概念\t81
5.2.2 嵌入式硬件構件和軟件構件的層次模型\t81
5.3 底層驅動構件的封裝規(guī)范\t82
5.3.1 構件設計的基本思想與基本原則\t82
5.3.2 編碼風格基本規(guī)范\t84
5.3.3 公共要素文件\t87
5.3.4 頭文件的設計規(guī)范\t89
5.3.5 源程序文件的設計規(guī)范\t90
5.4 硬件構件及底層軟件構件的重用與移植方法\t91
第6章 串行通信模塊及第一個中斷程序結構\t95
6.1 KEA128芯片UART驅動構件及使用方法\t95
6.1.1 UART的基礎知識要素\t95
6.1.2 UART驅動構件封裝要點分析\t96
6.1.3 KEA128芯片UART引腳\t97
6.1.4 KEA128芯片UART驅動構件頭文件及使用方法\t98
6.2 UART接收中斷程序實例\t101
6.2.1 KEA128的中斷服務程序及其“注冊”\t101
6.2.2 UART接收中斷程序實例\t103
6.2.3 printf的設置方法與使用\t107
6.3 UART驅動構件的制作方法\t107
6.3.1 UART模塊編程結構\t107
6.3.3 UART驅動構件的實現\t111
第7章 Systick、RTC、PWT及PIT\t117
7.1 ARM Cortex-M0+內核時鐘(Systick)\t117
7.1.1 Systick模塊的編程結構\t117
7.1.2 Systick構件設計及測試實例\t118
7.2 實時時鐘模塊(RTC)\t120
7.2.1 RTC模塊概述與編程要點\t120
7.2.2 RTC構件設計及測試實例\t122
7.3 脈沖寬度定時器(PWT)\t125
7.3.1 PWT模塊概述與編程要點\t125
7.3.2 PWT構件設計及測試實例\t127
7.4 周期性中斷定時器(PIT)\t131
7.4.1 PIT模塊概述與編程要點\t131
7.4.2 PIT構件設計及測試實例\t133
第8章 Flex定時器FTM\t137
8.1 FTM基本知識\t137
8.1.1 FTM概述\t137
8.1.2 FTM技術要點\t137
8.1.3 FTM寄存器總覽\t138
8.2 FTM基本定時的編程結構與測試實例\t140
8.2.1 FTM基本定時的編程結構\t140
8.2.2 FTM基本定時構件與測試實例\t142
8.3 FTM模塊的脈寬調制(PWM)功能\t147
8.3.1 脈寬調試器PWM基本工作原理\t147
8.3.2 KEA128的三種PWM模式\t148
8.3.3 FTM引腳復用\t149
8.3.4 PWM構件與測試實例\t150
8.4 FTM模塊的輸出比較功能\t159
8.4.1 輸出比較的基本知識\t159
8.4.2 輸出比較構件與測試實例\t160
8.5 FTM模塊的輸入捕捉功能\t168
8.5.1 輸入捕捉基本含義\t168
8.5.2 輸入捕捉中斷構件與測試實例\t169
第9章 Flash在線編程\t179
9.1 KEA128芯片Flash驅動構件及使用方法\t179
9.1.1 Flash編程知識要素\t179
9.1.2 KEA128芯片Flash構件頭文件及使用方法\t180
9.2 Flash驅動構件的制作方法\t183
9.2.1 Flash模塊編程結構\t183
9.2.2 Flash驅動構件制作要點\t186
9.3 Flash驅動構件封裝要點分析及實現\t189
9.3.1 Flash驅動構件封裝要點\t189
9.3.2 Flash驅動構件的實現\t190
9.4 Flash模塊的保護與加密\t203
9.4.1 Flash模塊的保護\t203
9.4.2 Flash模塊的安全\t206
第10章 ADC與ACMP模塊\t207
10.1 KEA128芯片ADC驅動構件及使用方法\t207
10.1.1 ADC編程知識要素\t207
10.1.2 KEA128芯片的ADC引腳與通道號\t208
10.1.3 KEA128芯片ADC構件頭文件及使用方法\t209
10.2 ADC構件的制作方法\t210
10.2.1 ADC轉換模塊編程結構\t211
10.2.2 ADC構件封裝要點和函數分析\t215
10.2.3 ADC驅動構件的實現\t215
10.3 KEA128芯片ACMP驅動構件及使用方法\t220
10.3.1 ACMP編程知識要素\t220
10.3.2 ACMP引腳的標識\t220
10.3.3 KEA128芯片ACMP構件頭文件及使用方法\t220
10.4 ACMP構件的制作方法\t222
10.4.1 ACMP模塊編程結構\t222
10.4.2 ACMP構件封裝要點和函數分析\t224
10.4.3 ACMP驅動構件的實現\t224
第11章 SPI與I2C模塊\t231
11.1 SPI模塊\t231
11.1.1 SPI編程知識要素\t231
11.1.2 KEA128芯片SPI引腳\t232
11.1.3 KEA128芯片SPI構件頭文件及使用方法\t233
11.1.4 SPI主從機通信實例\t236
11.1.5 SPI構件的制作方法\t239
11.2 I2C模塊\t247
11.2.1 I2C編程知識要素\t247
11.2.2 KEA128芯片I2C引腳的標識\t249
11.2.3 KEA128芯片I2C構件頭文件及使用方法\t250
11.2.4 I2C主從機通信實例\t254
11.2.5 I2C構件的制作方法\t257
第12章 KEA128的MSCAN總線開發(fā)方法\t269
12.1 CAN總線通用知識\t269
12.1.1 CAN硬件系統(tǒng)的原理性電路\t269
12.1.2 CAN總線的有關基本概念\t270
12.2 MSCAN驅動構件及使用方法\t271
12.2.1 KEA128芯片MSCAN編程知識要素\t272
12.2.2 MSCAN構件頭文件及使用方法\t274
12.3 MSCAN驅動構件制作方法\t277
12.3.1 MSCAN寄存器簡介\t277
12.3.2 MSCAN構件封裝要點分析\t282
12.4 MSCAN驅動構件的設計\t283
12.4.1 MSCAN初始化\t283
12.4.2 MSCAN發(fā)送數據包函數\t286
12.4.3 MSCAN接收數據包函數\t288
第13章 系統(tǒng)時鐘與其他功能模塊\t291
13.1 時鐘系統(tǒng)\t291
13.1.1 時鐘系統(tǒng)概述\t291
13.1.2 時鐘模塊概要與編程要點\t293
13.1.3 時鐘模塊測試實例\t293
13.2 復位模塊\t294
13.2.1 上電復位\t295
13.2.2 系統(tǒng)復位源\t295
13.2.3 調試復位\t296
13.3 看門狗\t297
13.3.1 功能描述\t297
13.3.2 配置WDOG\t297
13.3.3 測試實例\t298
13.4 電源模式與芯片配置\t298
13.4.1 電源模式控制\t298
13.4.2 低功耗下的模塊操作\t298
13.4.3 芯片配置模塊\t298
13.5 循環(huán)冗余檢查、雜項控制模塊與交叉開關\t299
13.5.1 循環(huán)冗余檢查\t299
13.5.2 雜項控制模塊\t299
13.5.3 交叉開關\t299
第14章 KEA128在實時操作系統(tǒng)MQX-Lite下的應用\t301
14.1 MQX-Lite簡介\t301
14.2 MQX-Lite編程知識要素\t302
14.2.1 任務管理與調度\t302
14.2.2 任務間同步與通信\t303
14.2.3 中斷處理機制\t304
14.3 基于MQX-Lite的KEA128工程框架\t306
14.4 KEA128在MQX-Lite下的第一個樣例工程\t307
14.4.1 樣例工程的功能\t307
14.4.2 樣例工程任務設計\t307
14.4.3 樣例工程的執(zhí)行流程及運行結果\t314
第15章 基于KEA的刷直流電機的汽車應用\t317
15.1 刷直流電機在汽車上的應用現狀和發(fā)展趨勢\t317
15.2 刷直流電機在KEA128-BLDCRD板上的操作指南\t317
15.2.1 軟硬件的準備\t317
15.2.2 操作流程\t318
15.3 刷直流電機驅動的基本原理及傳感器控制\t319
15.3.1 換向控制\t320
15.3.2 轉速轉矩控制\t321
15.3.3 互補型極性PWM調制技術\t321
15.3.4 基于反電動過零的位置估計\t322
15.3.5 傳感器BLDC的啟動\t326
15.4 基于KEA的車用刷直流電機應用實例――車用冷卻風扇\t327
15.4.1 方案簡介\t327
15.4.2 硬件結構\t327
15.4.3 電氣指標\t329
15.4.4 軟件實現\t329
15.4.5 開發(fā)中的相關工具\t331
15.4.6 方案總結\t334
15.5 關于車用BLDC的展望\t334
第16章 有關問題的進一步討論\t335
16.1 位帶技術及應用方法\t335
16.1.1 位帶別名區(qū)概述\t335
16.1.2 位帶別名區(qū)的應用機制解析\t335
16.1.3 位帶別名區(qū)使用注意點\t337
16.2 位操作引擎技術及應用方法\t338
16.2.1 位操作引擎概述\t338
16.2.2 位操作引擎的應用機制解析\t339
16.2.3 位操作引擎對GPIO部分的使用說明\t341
16.2.4 位操作引擎使用注意點\t342
16.2.5 測試實例\t342
16.3 EMC問題的探討\t342
16.3.1 簡介\t342
16.3.2 硬件設計\t342
16.3.3 軟件設計\t344
16.4 基于CAN接口及Bootloader的程序更新方法\t345
16.4.1 概述\t345
16.4.2 操作指南\t345
16.4.3 地址空間分布\t347
16.4.4 CAN Bootloader軟件流程\t347
16.5 AUTOSAR簡介\t348
16.5.1 概述\t348
16.5.2 AUTOSAR軟件架構\t348
16.5.3 飛思卡爾與AUTOSAR\t349
16.5.4 AUTOSAR相關問題\t349
附錄A SKEAZ128MLK引腳功能分配\t350
附錄B KEA128最小系統(tǒng)\t352
附錄C printf格式化輸出\t353
參考文獻\t35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