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學界同仁普遍認為,應對學生加強科技史方面的教育,加強人文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我很贊同這種意見。學習一些科技發(fā)展史,有利于培養(yǎng)文理滲透、理工結合的人才。我主張對機械類專業(yè)的本科生應開設“機械工程史”的選修課(學時8~16)或講座(學時4~8)。這件事目前做起來的難度主要是沒有教材。現在,只有個別學校開設了機械史的選修課或講座。我期望本書的出版能有助于把機械史的教育在稍大的規(guī)模上開展起來?!稒C械工程簡史/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教材·中國機械工程學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編寫的宗旨和思路已經在緒論中表達清楚。我特別注意不能就科技論科技,而要把機械工程的發(fā)展放到社會的發(fā)展、經濟的發(fā)展和整個科技進步的大背景下加以論述。和專著《機械工程史》比較,刪去了兩章(毛坯生產、機械工程教育);并在各章中都刪減了一些內容,所涉及的事件、人物也都減少了一些?!稒C械工程史》當然是支撐這本教材的最重要的參考書。本書只在后面列出了最重要的參考文獻。讀者要對一些史實做進一步了解,則可閱讀《機械工程史》,并進一步查閱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