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機械、儀表工業(yè)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定 價:¥48.00

作 者: 李海萍 編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十二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 經(jīng)全國職業(yè)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工學 教材 研究生/本科/??平滩?/td>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517825 出版時間: 2015-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在第1版基礎上修訂而成,第1版教材自出版以來,重印多次,受到讀者歡迎,2007年被確定為國家“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同年被評為國家精品教材。2013年被評為2010~2012年度機械工業(yè)出版社暢銷書。近年來,國家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教育的改革也需要更多的教材能與時俱進,因此,為了使教材不斷完善,適應近年來國家對高職教育的要求和教學改革的需要,編者本教材進行了修訂。修訂版教材主要從體現(xiàn)工學結(jié)合、理實一體化方面做了較大的改進,增加了大量的工程應用實例。教材分為五個模塊:1靜力學在工程中的應用;2材料力學在工程中的應用;3常用機構(gòu);4通用零部件的設計與選用;5創(chuàng)新設計。第1模塊包括靜力學基礎、平面力系、空間力系、摩擦四部分內(nèi)容,第2模塊包括桿件的內(nèi)力分析、應力應變分析、組合變形強度計算、壓桿穩(wěn)定、循環(huán)應力五個部分;第3模塊包括常用機構(gòu)概述、平面連桿機構(gòu)、凸輪機構(gòu)、圓柱齒輪機構(gòu)、蝸桿傳動機構(gòu)、輪系、帶傳動、鏈傳動、其它常用機構(gòu)等九部分內(nèi)容;第4模塊包括聯(lián)接、軸承、軸、其他常用零部件、機械的平衡與調(diào)整;第5模塊作為拓展模塊,用少量篇幅介紹常用的創(chuàng)新技法,將前述各種機構(gòu)的創(chuàng)新點加以提煉,旨在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作者簡介

暫缺《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修訂說明
前言
模塊一靜力學在工程中的應用
第1章靜力學基礎1
1.1靜力學的基本概念1
1.2約束和約束力的概念和類型5
1.3物體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圖8
1.4工程應用實例11
1.5思考題與習題12
第2章平面力系15
2.1平面匯交力系15
2.2力矩和力偶17
2.3平面平行力系20
2.4平面力偶系21
2.5平面任意力系22
2.6物體系統(tǒng)的平衡25
2.7工程應用實例28
2.8思考題與習題29
*第3章空間力系34
3.1力在空間直角坐標軸上的投影34
3.2力對軸的矩和空間力系合力矩定律36
3.3空間力系的簡化37
3.4空間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應用38
3.5重心及其計算42
3.6工程應用實例45
3.7思考題與習題47
第4章摩擦49
4.1滑動摩擦49
4.2摩擦角和自鎖51
4.3考慮摩擦時的平衡問題53
4.4工程應用實例55
4.5思考題與習題56
模塊二材料力學在工程中的應用
第5章桿件的內(nèi)力分析59
5.1內(nèi)力的概念59
5.2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內(nèi)力60
5.3桿件剪切變形時的內(nèi)力62
5.4圓軸扭轉(zhuǎn)時的內(nèi)力63
5.5梁彎曲時的內(nèi)力66
5.6思考題與習題72
第6章應力與變形分析76
6.1拉壓桿橫截面上的應力76
6.2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變形及胡克
定律80
6.3材料在拉伸或壓縮時的力學性能82
6.4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強度計算86
6.5剪切和擠壓時的應力剪切胡克
定律90
6.6圓軸扭轉(zhuǎn)時的應力分布規(guī)律與強度
條件95
6.7彎曲時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和
強度計算102
6.8彎曲變形的概念108
6.9提高梁的彎曲強度和剛度的措施112
6.10工程應用實例115
6.11思考題與習題116
第7章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121
7.1點的應力狀態(tài)121
7.2強度理論121
7.3拉伸(壓縮)與彎曲的組合
變形123
7.4扭轉(zhuǎn)與彎曲的組合變形125
7.5思考題與習題127
第8章壓桿穩(wěn)定130
8.1壓桿穩(wěn)定的概念130
8.2壓桿穩(wěn)定計算131
8.3提高壓桿穩(wěn)定性的措施136
8.4工程應用實例136
8.5思考題與習題138
第9章循環(huán)應力140
9.1循環(huán)應力與循環(huán)特性140
9.2疲勞失效和持久極限141
9.3影響構(gòu)件疲勞極限的主要因素144
9.4提高構(gòu)件疲勞強度的措施145
9.5工程應用實例146
9.6思考題與習題146
模塊三常用機構(gòu)
第10章常用機構(gòu)概述148
10.1概述148
10.2運動副及分類151
10.3平面機構(gòu)運動簡圖153
10.4平面機構(gòu)的自由度155
10.5思考題與習題160
第11章平面連桿機構(gòu)162
11.1概述162
11.2平面四桿機構(gòu)的基本特性168
11.3平面四桿機構(gòu)的設計172
11.4思考題與習題175
第12章凸輪機構(gòu)178
12.1概述178
12.2凸輪機構(gòu)中從動件常用運動
規(guī)律180
12.3盤形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183
12.4凸輪機構(gòu)設計中的幾個問題187
12.5思考題與習題190
第13章圓柱齒輪機構(gòu)192
13.1概述192
13.2漸開線齒廓及其嚙合原理194
13.3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各
部分名稱、基本參數(shù)及
尺寸196
13.4漸開線齒輪的嚙合傳動199
*13.5漸開線齒輪的輪齒加工200
*13.6變位齒輪203
13.7平行軸斜齒圓柱齒輪傳動204
13.8直齒錐齒輪傳動208
13.9齒輪傳動分析210
13.10齒輪輪齒受力分析216
13.11齒輪傳動強度計算218
13.12齒輪結(jié)構(gòu)與齒輪傳動潤滑226
13.13思考題與習題228
第14章蝸桿傳動機構(gòu)230
14.1概述230
14.2蝸桿傳動機構(gòu)的基本參數(shù)和
尺寸計算231
14.3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計算
準則235
*14.4蝸桿傳動的效率、潤滑及熱
平衡計算237
*14.5蝸桿傳動的設計240
14.6思考題與習題241
第15章輪系243
15.1概述243
15.2定軸輪系的傳動比計算244
15.3行星輪系的傳動比計算246
15.4混合輪系247
15.5輪系的應用249
*15.6其他新型輪系簡介251
15.7思考題與習題253
第16章帶傳動257
16.1概述257
16.2V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261
16.3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262
16.4V帶傳動的安裝維護和張緊270
16.5思考題與習題272
*第17章鏈傳動273
17.1概述273
17.2滾子鏈和鏈輪273
17.3鏈傳動的運動特性276
17.4鏈傳動的安裝與維護277
17.5思考題與習題279
第18章其他常用機構(gòu)280
18.1棘輪機構(gòu)280
18.2槽輪機構(gòu)283
18.3凸輪間歇機構(gòu)285
18.4不完全齒輪機構(gòu)286
18.5螺旋機構(gòu)287
18.6思考題與習題290
模塊四通用零部件的設計與選用
第19章連接291
19.1概述291
19.2鍵連接292
19.3螺紋連接294
19.4銷連接簡介299
19.5圓柱面過盈連接299
19.6思考題與習題300
第20章軸承301
20.1概述301
20.2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301
20.3滾動軸承306
20.4滾動軸承工作情況分析及計算310
20.5滾動軸承的合理選用319
20.6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320
20.7思考題與習題323第21章軸325
21.1概述325
21.2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328
21.3軸的強度計算332
21.4軸的設計334
21.5思考題與習題338
第22章其他常用零部件340
22.1聯(lián)軸器340
22.2離合器345
*22.3彈簧347
22.4思考題與習題349
*第23章機械的平衡與調(diào)整350
23.1剛性回轉(zhuǎn)件的靜平衡350
23.2剛性回轉(zhuǎn)件的動平衡351
23.3思考題與習題354
模塊五創(chuàng)新設計
*第24章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簡介355
24.1概述355
24.2設問探求法355
24.3缺點列舉及改進法356
24.4組合法357
附錄型鋼表360
參考文獻36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