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復習要旨:(一)劃分階段。行政法最重要的資料有三個:一是教材,二是法條,三是真題。對這三個資料,考生要把時間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側重點。(1)基礎階段,以教材為主,兼顧法條,主要是理清體系和原理,形成知識框架。(2)提高階段,以法條為主,教材為輔,大量做題,目的是落實細節(jié)、加強應用。(3)沖刺階段,以法條為主,研究真題,目的是強化法條、提高解題技巧。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貫穿三個階段、三個材料的紅線是“考點”,即??嫉闹R點。不論哪個階段,也不論哪個材料,考生都要以考點為中心,把??嫉闹R點弄透。準備司法考試就是準備考點,三個階段循序漸進,三個材料反復學習,最后落實在考點上。(二)弄清體系。從總體上說,行政法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基礎理論、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與國家賠償。(1)基礎理論、行政行為,不是命題的直接重點,往往被忽略,但這恰恰是考生常犯的大誤區(qū)。因為理論基礎沒有打好,應用部分就無從談起。(2)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國家賠償,是命題的直接重點,要弄清楚它們之間的共性。比如,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在當事人、受案范圍、證據、決定(判決)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而行政賠償也有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比較一下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三)抓大放小。準備司法考試不能面面俱到,要在全面基礎上抓重點,“全面撒網,重點捕魚”。從歷年真題中可以看出,行政法中的重點法律是《立法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強制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國家賠償法》及其解釋,要重點突破。《公務員法》、《行政法規(guī)制定程序條例》、《規(guī)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是非重點法律,也要理解記憶。對于重點或非重點的法律,都要進一步找出重點內容,進行重點掌握,同時熟悉法條背后所隱含的理論。(四)務虛務實。首先,要重視對行政法理論的學習。行政法與憲法、法理學的關系非常密切,理論性非常強。行政法是動態(tài)的憲法,同時也是極具理論性的學科。其次,要重視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要了解行政機關的體系、行政行為的方式,要思考行政案件的特殊性,提高對行政法的感性認識。最后,反復練習歷年真題,耐心推敲歷年真題,提高綜合分析的能力,是務虛和務實相結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