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外國傳教士與紅軍長征先遣隊的意外相遇,開啟了一個“帝國主義分子”在紅軍中的十八個月俘虜生活,一段隨著紅二、六軍團在湘鄂黔川滇轉戰(zhàn)的艱苦歲月……他為蕭克翻譯了至關重要的貴州地圖,為賀龍的女兒編織毛衣,目睹了紅軍戰(zhàn)士的戰(zhàn)斗、學習、打土豪……他親歷了紅二、六軍團的長征,他是第一個向西方詳細報道紅軍長征的外國人,比斯諾和它的《西行漫記》還早一年,他的中文名字叫薄復禮。從對紅軍的不理解到理解,從對自由的渴望到對長征歲月的無比懷念,究竟是什么讓他產生如此巨大的改變,又是什么讓他對中國時時掛懷?五十年后,當八十多歲的薄復禮與七十多歲的蕭克將軍奇跡般地取得了聯系,又會譜寫一曲怎樣的紅色友誼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