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現代性之千年聚焦 一、“現代性”問題的提出 二、“現代性”論爭 三、研究思路與論綱第一章 “現代性”的一般考察 一、“現代性”的詞源考察 二、哲學“現代性”及其相關概念 (一)現代性 (二)現代性與現代化 (三)現代性與現代主義 三、現代性理論演化的兩個方向 (一)理性線索:啟蒙現代性 (二)感性線索:審美現代性 (三)啟蒙現代性與審美現代性的關系 四、西方現代性的反話語 (一)人文主義的反理性思潮 (二)后現代理論第二章 馬克思的現代性批判理論 一、現代生產與現代性的界定 二、市民社會與現代性的命運 (一)市民社會與國家 (二)市民社會的政治經濟學解剖 (三)超越市民社會 三、資本邏輯與現代性的基本特征 (一)世界性 (二)加速度與流動性 (三)矛盾性第三章 馬克思思想的現代性主旨與后現代意蘊 一、馬克思思想的現代性主旨 (一)啟蒙思想的滋養(yǎng) (二)現代社會的深切關注 (三)共產主義的價值理想 二、馬克思思想的后現代意蘊 (一)反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 (二)批判精神 (三)“問題”意識 (四)實踐的觀點 三、馬克思的思想與后現代理論的本質差別 (一)后現代理論對馬克思的批評 (二)關注點不同 (三)對現代性的態(tài)度不同 (四)理論傾向不同第四章 現代性問題:馬克思的西方傳人 一、社會批判理論與馬克思的遺產 (一)社會批判理論與現代性 (二)馬克思的遺產 二、啟蒙之禍與現代性理論的轉折 (一)韋伯理論的影響 (二)啟蒙之禍 (三)背離馬克思 三、哈貝馬斯與現代性的重建 (一)傳統(tǒng)批判理論的現代性理論困境之根源 (二)現代性理論重建的規(guī)范基礎 (三)現代性的病理與重建 (四)現代性之哈貝馬斯與馬克思第五章 現代性之中國現實:社會轉型 一、轉型的方向:傳統(tǒng)與現代的兩難 二、轉型的視野:全球化之差異與融合 三、轉型的保障:市民社會與社會建設主要參考文獻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