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社會矛盾新論

社會矛盾新論

社會矛盾新論

定 價:¥56.00

作 者: 吳忠民 著
出版社: 山東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結構與社會關系 社會科學 社會學

ISBN: 9787209088978 出版時間: 201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現(xiàn)在正處在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作為社會管理的重要方面,社會矛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社會矛盾新論》是國家重大社科基金項目的結項報告。圍繞社會矛盾,進行元理論的建構,主要包括社會矛盾的概念、社會矛盾的類型和社會矛盾的普遍規(guī)律,并結合中國社會現(xiàn)實,對轉型期社會矛盾的特殊規(guī)律、中西傳統(tǒng)社會的社會矛盾比較及新階段各種社會矛盾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與闡釋,提出解決的思路。

作者簡介

  吳忠民,中共中央黨校一級教授,科社教研部副主任。1959年出生于青島市。1982年本科畢業(yè)于山東大學歷史系。1985年碩士生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師從胡濱教授)。1985年起在山東大學社會學系任教。1988年被破格聘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為教授。1995年起,任山東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社會發(fā)展學院院長等職。2000年調至中共中央黨??粕缃萄胁抗ぷ?,曾任社會學教研室主任,現(xiàn)為中共中央黨校一級教授,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者(1997),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1995)。主要研究方向:社會公正研究、社會發(fā)展研究、社會矛盾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社會學研究》《哲學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獨立撰寫)200余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南方周末》等重要報紙發(fā)表文章100余篇。獨立撰寫的著作有: 《社會公正論》《走向公正的中國社會》《漸進模式與有效發(fā)展》《中國社會發(fā)展論》等。其研究成果有著很高的引用率和轉載率。其獨立撰寫的成果曾獲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2007)、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四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工程獎(2013)、山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1994)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社會矛盾概念界定  一、宏觀及微觀層面上的社會矛盾概念  二、中觀層面上的社會矛盾概念  三、社會矛盾與社會沖突及社會運動的區(qū)別  四、結論  專論1社會騷亂與社會動蕩的差別  第二章社會矛盾的主要成因  一、經(jīng)濟基礎是社會矛盾的根本性原因  二、物質利益是社會矛盾的直接具體的原因  三、非物質利益因素對社會矛盾有重要的影響  四、轉型期中的社會矛盾呈現(xiàn)出更為復雜的情形  專論2中國特定語境下階級分析理論的得與失  專論3人民內(nèi)部矛盾理論需要反思  第三章社會矛盾加重的影響因素  一、問題的提出  二、物質利益因素  三、非物質利益因素  四、社會矛盾相關方的力量對比  五、余論  專論4轉型期社會結構問題對社會矛盾的催生  第四章社會矛盾的雙重功能  一、社會矛盾對改革發(fā)展的雙重功能  二、社會矛盾倒逼改革發(fā)展  三、社會矛盾倒逼改革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第五章從基本生存訴求到基本權利訴求  一、基本生存訴求型的社會矛盾  二、基本權利訴求型的社會矛盾  三、幾點啟示  專論5中國目前社會矛盾的基本根源是民生問題  第六章社會矛盾愈益趨于制度內(nèi)化解  一、社會矛盾越來越趨于制度內(nèi)解決  二、為何制度能夠有效地化解社會矛盾  三、制度內(nèi)解決社會矛盾的重大意義  第七章社會動蕩發(fā)生概率呈降低趨勢  一、社會動蕩發(fā)生概率的降低成為一種歷史趨勢  二、社會動蕩的可能性為何減小  三、余論  專論6社會矛盾倒逼型改革的來臨及去向  第八章傳統(tǒng)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矛盾特征比較  一、社會矛盾出現(xiàn)的概率有明顯差別  二、社會矛盾的基本根源很不相同  三、嚴重的社會矛盾的表現(xiàn)方式明顯不同  四、社會矛盾的化解能力差別很大  第九章中國社會矛盾日益凸顯的原因  一、巨量的事情被擠壓在一個相對有限的時空當中  二、巨大社會能量的激活與規(guī)則相對缺失現(xiàn)象并存  三、社會不公現(xiàn)象比較明顯  四、社會風險的增大  五、啟示  專論7改善民生關乎強基固本  第十章中國現(xiàn)階段社會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民生需求甚于政治訴求  二、官民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  三、個案問題容易演化成整體化的矛盾  四、訴求方式相對溫和  五、解決社會矛盾易陷入兩難境地  六、社會矛盾的生長空間很大  專論8應高度重視中國內(nèi)地個體化的恐怖活動  第十一章中國現(xiàn)階段官民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官民矛盾在各種社會矛盾中居重要位置  二、官民矛盾由上到下漸次遞增  三、部分官民糾紛沖突屬于遷怒型的社會矛盾  四、官民矛盾有固化的跡象  五、官民矛盾缺乏制度化的吸納消解機制  六、屬于非對抗性的社會矛盾  七、官民矛盾激化或緩解兩者間的彈性空間較大  專論9領導干部宜慎用“我”字  第十二章中國現(xiàn)階段貧富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貧富矛盾的核心在于社會結構層面上的矛盾問題  二、政府沒能切實履行公共服務的職責  三、中國民眾更加在意貧富差距問題  四、貧富矛盾問題的負面影響廣泛而深遠  五、貧富矛盾的演化到了重要的臨界點  專論10應當區(qū)分兩種類型的貧富差距  ——缺少底線保障及流動渠道的貧富差距危害更大  第十三章中國現(xiàn)階段勞資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勞資博弈陷入制度性困境  二、勞資雙方的不對稱博弈  三、勞動者的利益訴求以經(jīng)濟利益訴求為主  四、勞動者的利益訴求以相對溫和方式為主  五、勞資矛盾糾紛正處在一個快速上升的通道  專論11形成有效的集體協(xié)商制度  第十四章中國轉型期腐敗問題的主要特征  一、腐敗問題的波及面十分廣泛  二、腐敗問題出現(xiàn)了某種固化的現(xiàn)象  三、群體性腐敗色彩明顯  四、腐敗問題與鼓勵試錯的改革背景交織在一起  五、反腐敗需要標本兼治  專論12與民爭利的表現(xiàn)及危害  第十五章網(wǎng)絡時代社會矛盾的主要特征  一、平等與不平等現(xiàn)象的同時催生  二、網(wǎng)絡對社會矛盾的助推  三、網(wǎng)絡社會矛盾的放大效應明顯  四、網(wǎng)絡對緩解社會矛盾的積極功能  五、余論  ……  第十六章80后人群對社會安全的影響  第十七章中國中近期社會動蕩的可能性問題  第十八章積極有效地應對社會矛盾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