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理論與研究中國普米族宗教研究

中國普米族宗教研究

中國普米族宗教研究

定 價:¥76.00

作 者: 熊永翔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其他宗教 哲學/宗教 宗教

ISBN: 9787516167779 出版時間: 201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普米族宗教的構成比較復雜,既有濃厚原始宗教成分的釋畢(雅畢)教,也有高度人文化的藏傳佛教,還有原始宗教與藏傳佛教雜糅遇合的韓規(guī)教。在普米族民間社會,實際存在韓規(guī)教、藏傳佛教、釋比教并存的局面。本論文為國內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普米族宗教的成果,論文在吸取國內外普米族(含普米藏族)宗教研究最新成果基礎上,并結合充分的實地田野調查,著重對滇西北(云南境內)普米族人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普米族宗教文化現(xiàn)象、普米族宗教祭司與經(jīng)籍、普米族宗教價值取向的本土文化根基、多元文化的適應與變遷中的普米族宗教文化等,包括“釋畢戎肯”儀式場域在內的各種宗教實踐活動,及受儒道及“藏彝走廊”民族文化影響的歷史演變脈絡予以系統(tǒng)的闡述和研究。論文還以普米族宗教為藍本,對普米族的哲學思想進行了總結與分析,開啟了普米族宗教哲學思想的系統(tǒng)研究,為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認識普米族文化開辟了新的視野。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普米族宗教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中國普米族宗教研究的學術史與理論方法
  一  選題緣由及意義  
  二  “普米族宗教”內涵簡釋
  三  文獻與資料來源  
第一章  普米族歷史源流考察
  第一節(jié)  現(xiàn)實困境:普米族群的不同族稱  
  第二節(jié)  語言學上的民族溯源研究
    一  黃帝的姻親
    二  先蠶的傳人
    三  夏人的鄰友
    四  商周時期的戎人
    五  秦漢的白狼王
    六  唐宋元明清的西番
    七  新中國的普米族
第二章  普米族宗教的祭司與經(jīng)籍
  第一節(jié)  普米族宗教的祭司
    一  祭司的稱謂與類別
    二  祭司的職能及地位
    三  祭祀儀式傳統(tǒng)的習得和傳承
    四  祭司的服飾與法器
 第二節(jié)  普米族宗教的經(jīng)籍
    一  普米族宗教的經(jīng)籍寫本
    二  普米族宗教經(jīng)籍的內容分類
    三  普米族宗教經(jīng)籍蘊含的文化內涵及價值  
第三章  普米族宗教儀式的微觀考察  
 第一節(jié)  普米族“釋畢戎肯”儀式的來歷
    一  經(jīng)籍記載  
    二  民間傳說  
 第二節(jié)  普米族“釋畢戎肯”儀式的程式結構
    一  潔身持明  
    二  超度安魂  
 第三節(jié)  普米族“釋畢戎肯”場域的社會關聯(lián)
    一  “釋畢戎肯”場域保存了族群遷徙的歷史記憶  
    二  “釋畢戎肯”場域體現(xiàn)了不同宗教文化的交融并存
    三  “釋畢戎肯”場域折射了死亡價值上的倫理精神  
    四  “釋畢戎肯”場域強化了氏族一致的集體意識  
第四章  普米族宗教的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普米族宗教的宇宙觀  
    一  原始宗教神話有關宇宙起源的認識  
    二  普米族“天地如屋”的宇宙結構觀  
 第二節(jié)  普米族宗教的生命觀  
    一  原始思維下的生命起源觀  
    二  “人神遇合”的生命存在觀  
    三  “天地冥游”的生命去向觀  
 第三節(jié)  普米族韓規(guī)教的自然觀  
    一  韓規(guī)教中的人與自然  
    二  韓規(guī)教自然審美的特點  
    三  韓規(guī)教自然觀的意義  
第五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普米族宗教  
 第一節(jié)  中原儒、道文化對普米族宗教的影響
 ……
參考文獻
附錄 田野調查手記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