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是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 象征與代表。而最初,皇帝只是皇、帝的合稱?!盎收?,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 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舉措審諦?!薄洞呵锓甭丁分杏终f:“德侔天地者,稱皇帝。”所 以人們在考量上古的賢君時,根據(jù)他們各自的功績,將能夠配得上皇、帝之稱的八人合 稱為“三皇五帝”??梢?,此時的“皇”和“帝”還分別為兩個稱號,不同時用于一人身 上。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自認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遂將“皇”“帝”兩個人間最 高的稱呼結合起來,作為自己的帝號,自此以后,皇帝一詞便正式成為中國古代王朝最 高統(tǒng)治者的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