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以詩為媒
龐德與神州
羅威爾的詩與中國
中西合璧的寧馨兒——聞一多詩歌色彩論
紅箋小字走天涯——薛濤詩英譯的文化意義
薛濤詩歌在美國的再生:美國當代女詩人拉森對薛濤的譯介
超越時空的對話——拉森譯介薛濤的詩學對話
薛濤詩歌在美國的翻譯生態(tài)
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詩
無法完成的生命之圓——解讀布朗寧《男人和女人》
布朗寧《女人與玫瑰》中的圓舞曲
第二章 以譯為介
龐德誤譯淺析
《松花箋》——忠實與創(chuàng)新的結合
感受中英詩歌翻譯的樂與美
詩歌譯者與讀者的審美角色
賽珍珠英譯《水滸傳》回目人物名稱剖析
典籍英譯與女性譯者
翻譯隨筆——《日本漫畫六十年》譯后
后殖民主義語境下漢英旅游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翻譯中本土文化的凸顯
漢英旅游文化景點翻譯中本土文化的凸顯
第三章 因文而匯
晚清三位西方女傳教士對中國的解讀—— 兼談性別與傳教
從marry的漢譯看中英婚姻
人文精神及其在中西語境中的體現
文學藝術·人文精神·中西女性人文風格
婦女的權利和香港原住民權探討:挑戰(zhàn)殖民地概念
英語文化與中國當代女性服飾文化的變遷
英語文化與中國當代婦女的飲食文化
第四章 因教而學
談壯族學生的英語語音學習
非英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思考
英語專業(yè)翻譯課多元化教學
翻譯教學研究中的心理學參與
英語專業(yè)的憂思、變革與出路——也談英語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
人文教育與女大學生人文修養(yǎng)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