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1715/1724~1763/1764/1765),清代小說家。名沾(讀作zhān ),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一說遼寧鐵嶺,一說沈陽,一說河北豐潤),先世原是漢族,后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包衣”系滿語音譯,意思是家奴)。高鶚,生卒年: 約1738—約1815,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云士。因酷愛小說《紅樓夢》,別號“紅樓外史”。漢軍鑲黃旗內務府人。祖籍鐵嶺(今屬遼寧),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少年時喜冶游。中年一度在外課館。熟諳經史,工于八股文,詩詞、小說、戲曲、繪畫及金石之學亦頗通曉。詩宗盛唐,詞風近于花間派,論文則“辭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誠”,強調以意為主。他熱衷仕進,累試不第,乾隆五十三年(1788),始為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六十年進士。歷官內閣中書,內閣侍讀。嘉慶六年(1801)為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讀選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給事中。在任以“操守謹、政事勤、才具長”見稱。晚年家貧官冷,兩袖清風。所以雖著作如林,卻多未及問世而赍志以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