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礦業(yè)工程內蒙古大井礦床成礦作用

內蒙古大井礦床成礦作用

內蒙古大井礦床成礦作用

定 價:¥128.00

作 者: 王玉往,王京彬,龍靈利 等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 礦業(yè)工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418456 出版時間: 2014-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蒙古林西縣大井錫-銅多金屬礦床位于大興安嶺多金屬成礦帶南段,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錫-銅多金屬礦床,其查明的資源儲量:錫8。4萬t?銅33萬t?鉛鋅198萬t?銀4000t,并伴生可供綜合利用的鈷?銦?金?鎘?硫等?通常認為,錫與S型(殼源)花崗質巖漿有關,銅多金屬與I型(混源)花崗質巖漿有關,而大井礦床則以錫與銅多金屬共生為特征,并具有獨特的礦化-蝕變分帶結構,其成礦特征和成礦作用機制研究一直受到學者們的關注?《內蒙古大井礦床成礦作用》是在多年來大井錫-銅多金屬礦床研究和勘查成果的基礎上,對礦床地質特征和成礦作用進行系統(tǒng)總結研究的一部專著?主要運用成礦地質作用與成礦地質體?成礦構造與成礦結構面?成礦作用地球化學標志“三位一體”的研究方法,對大井礦床進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查明了礦區(qū)“巖漿作用-斷裂活動-成礦階段-礦化分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性;建立了大井錫-銅多金屬礦床雙巖漿源復合成礦模式;揭示了多階段斷裂擴展-熱液貫入成礦的礦化-蝕變分帶機制;基于對成礦規(guī)律的新認識,開展了礦區(qū)深?邊部找礦預測?為大井老礦山找礦提供了科學依據(jù),對于開展同類型礦床的研究和找礦預測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內蒙古大井礦床成礦作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
第一節(jié) 區(qū)域地質概況
一、大地構造位置
二、區(qū)域地層
三、區(qū)域構造
四、巖漿巖
五、大興安嶺南段構造演化特征
第二節(jié) 區(qū)域控礦因素
一、區(qū)域礦產時空分布及成礦系列
二、控礦因素分析

第二章 礦床地質特征
第一節(jié) 礦區(qū)地質概況
一、地層
二、侵入脈巖類
三、構造
四、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異常
第二節(jié) 礦體及礦石特征
一、礦體類型及特征
二、礦石類型及礦石構造
三、礦石結構
四、礦石的礦物組成
五、礦石化學成分及元素賦存狀態(tài)

第三章 成礦期次和礦化分帶
第一節(jié) 成礦階段劃分
一、主要礦石類型及其分布
二、礦化期與礦化階段劃分
第二節(jié) 各階段主要礦物組合及礦物成分特征
一、金屬礦物
二、脈石礦物和蝕變礦物
第三節(jié) 礦化分帶
一、礦脈的空間分帶特點
二、金屬礦物的空間分帶
三、元素分帶研究
四、礦化分帶與礦化中心的討論

第四章 成礦地質作用及成礦地質體
第一節(jié) 礦區(qū)巖漿巖(脈巖)地質地球化學特征
一、脈巖的巖石學特征
二、地球化學特征
三、脈巖的同位素年代學
四、巖漿特征及構造環(huán)境討論
第二節(jié) 成礦地質體的厘定
一、礦體與地質體的時、空關系
二、馬鞍子巖體的含礦性分析
三、礦區(qū)外圍的火山巖
四、小結

第五章 成礦構造與成礦結構面
第一節(jié) 礦區(qū)構造基本格架
一、斷裂構造
二、褶皺構造
第二節(jié) 成礦結構面特征
一、主礦脈與次要礦脈的關系
二、控制礦脈的構造特征
三、礦區(qū)斷裂-裂隙系統(tǒng)的多期次活動控制了含礦熱液的多期多階段成礦
四、礦液致裂特征
五、礦脈與脈巖同屬斷裂(裂隙)構造控制
六、成礦后構造
第三節(jié) 成礦構造體系
一、構造應力分析
二、礦區(qū)NE向斷裂可能為礦床的導礦斷裂
三、礦床的導-容礦構造體系

第六章 成礦流體及成礦作用的特征標志
第一節(jié) 成礦流體特征
一、流體包裹體特征
二、流體包裹體的溫度和鹽度
三、成礦流體的物理化學條件
第二節(jié) 流體疊加特征
一、流體包裹體的溫度、鹽度區(qū)間
二、螢石中兩種成礦流體的疊加特征
第三節(jié) 成礦流體的成分特征
一、成礦流體的氣、液相成分
二、微量元素成分
第四節(jié) 成礦元素遷移、沉淀機制討論
一、圍巖蝕變特征
二、成礦元素的遷移沉淀形式

第七章 礦床成因及成礦模式
第一節(jié) 成礦物質來源
一、金屬物質來源
二、S-O-H-C穩(wěn)定同位素來源特征
第二節(jié) 近巖體型礦化的可能與探討
一、細脈浸染型礦化
二、圍巖的面型蝕變特征
三、深成侵入巖體
四、成礦地球化學特征
第三節(jié) 成礦模式
一、成礦深度與剝蝕深度探討
二、成礦作用與礦床成因總結
三、大井礦床成礦模式

第八章 找礦預測及靶區(qū)驗證
第一節(jié) 礦區(qū)本身的找礦問題
一、礦脈分布規(guī)律及找礦預測
二、找礦新類型及前景
三、綜合評價和綜合利用問題
第二節(jié) 礦區(qū)外圍地質條件分析及找礦方向
第三節(jié) 靶區(qū)驗證
結語
參考文獻
Abstract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