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 題
“建國”的法律與歷史闡釋
——《舊邦新造:1911—1917》系列書評
評《舊邦新造:1911—1917》
張?zhí)┨K文 吳景鍵譯
建國之為問題
——《舊邦新造(1911—1917)》書評高 波
走向共和的歷史之維與結構之限
——評章永樂《舊邦新造:1911—1917》魏磊杰
憲政建設與國家整合
——《舊邦新造:1911—1917》書評史志強
深度解讀
從最高法院走向民主總統(tǒng)
——評阿克曼的新憲政敘事徐 斌
從歷史拯救法律信仰?印 子
本土墨香
法律人類學的啟蒙
——評林端《法律人類學簡介》王偉臣
評《儒家憲政秩序》明克勝(Carl F. Minzner)
美麗的邂逅
——從蘇力《竇娥的悲劇》透視我國的法律與文學運動王大鵬
新形勢下的“送法下鄉(xiāng)”
——評蘇力《送法下鄉(xiāng)》十年呂 萬
異域書品
司法如何穿過錯綜復雜
——《波斯納法官司法反思錄》譯后蘇 力
消極的構成要件要素理論:一個顛覆性的嘗試丁勝明
誰來守護憲法
——讀蘆部信喜《制憲權》于文豪
“憲政金剛”的軟肋?
——從《憲政 民主 對外事務》說起時 亮
邊疆研究的社會學重構
——讀拉鐵摩爾《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李魯岳
諾思視界中的制度變遷
——讀諾思《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肖惠娜
法律思想對注意義務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影響
——兼評《美國侵權行為法:一部知識史》王偉清
公與私,從來都不是涇渭分明的
——從侵權法的本位角度評《美國侵權行為法:
一部知識史》李尚誼
《法律書評》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