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西方法理學的研究對象與歷史使命
第一節(jié) 對象與內容
一、焦慮與追問
二、人物:時代與文本
三、流派:鋪陳與流變
第二節(jié) 歷史使命
第三節(jié) 方法與技術
第二章 西方法理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jié) 法律本體論
一、西方法理學中的法律本體論
二、法律本體研究:虛幻還是可能?
三、馬克思主義法學:階級性還是其他?
四、自然法學:古代、近代與當代
五、法實證主義:界限、性質與方法
六、美國法律現實主義與法社會學:法律淵源、活法、軟法
七、歷史法學:民族精神、法律科學與民族國家
八、小結
第二節(jié) 法律價值論
一、法的價值研究概述
二、法的目標價值
三、法的價值沖突
第三節(jié) 法治
一、法治理論
二、法治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第四節(jié) 法律方法論
一、名稱之爭:法律方法還是法學方法?
二、法律方法的基本內容與性質
三、法律發(fā)現與法律續(xù)造
四、法律解釋
五、法律論證
六、法律修辭學與論題學法學
第三章 古希臘、古羅馬與中世紀法律思想研究
第一節(jié) 從古希臘到中世紀法律思想研究概況
一、自然法思想的淵源
二、古希臘羅馬的政體思想
三、中世紀的法治思想
第二節(jié) 柏拉圖
一、柏拉圖法律思想概況
二、《理想國》
三、《法律篇》
四、柏拉圖的影響
第三節(jié) 亞里士多德
一、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二、亞里士多德的政體理論
三、亞里士多德與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比較
第四節(jié) 西塞羅
一、西塞羅的法律思想概述
二、西塞羅的政體思想
三、西塞羅的憲法思想
第五節(jié) 奧古斯丁
第六節(jié) 阿奎那
一、阿奎那法律思想的全貌
二、阿奎那的自然法思想
三、阿奎那法律思想的特點
第四章 西方法理學流派的研究
第一節(jié) 自然法學
一、自然法觀念的源流與變遷
二、自然法學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研究方法
三、代表性思想家的專題研討
四、中西比較視域內的自然法研究
第二節(jié) 法實證主義
一、思想紛爭中的法實證主義
二、中國法實證主義的研究進路
三、法實證主義研究的展望
第三節(jié) 歷史法學
一、歷史法學的產生、發(fā)展與演變
二、歷史法學的主要思想與觀點
三、歷史法學在中國
第四節(jié) 社會法學
一、社會法學的研究概述
二、社會法學的基本理論研究
三、社會法學的研究方法
四、社會法學主要思想研究
五、中國社會法學研究的反思與前瞻
第五節(jié) 哲理法學
一、研究概況
二、中國學者眼中哲理法學的主要脈絡
三、早期哲理法學
四、晚期哲理法學
第六節(jié) 簡單的評論:為何研究西方法理學流派?
第五章 法律經濟學研究
第一節(jié) 西方源流與中國實踐
一、西方源流
二、中國實踐
第二節(jié) 國家與革命
第三節(jié) 變法與法治
第四節(jié) 犯罪與懲罰
第五節(jié) 司法
第六節(jié) 合同與侵權
第六章 新法律正統(tǒng)觀的生成
第一節(jié) 何謂新法律正統(tǒng)觀
第二節(jié) 新法律正統(tǒng)觀確立的前提基礎
一、觀念基礎:法治與人治、權利本位與義務本位
二、制度基礎:司法改革
三、新法律正統(tǒng)觀的表征:法學(法律)方法的興起
四、新法律正統(tǒng)觀的缺失及其展望
第七章 結語:中國法理的產生
第一節(jié) 從知識的再呈現到知識的再生產:西方法理學研究的中國景觀
第二節(jié) 翻譯與語境:西方的法理與中國的現實
第三節(jié) 普遍的法理與中國法理
關鍵詞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