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莼(1900-1979)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學者、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青年時代參加五四運動,協(xié)助李大釗組織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會,傳播馬列主義。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廣西大學校長、華中師范學院院長、國務院副秘書長、中央文史館館長。長期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宣傳和研究以及中國學術文化史的研究,有專著、譯著、論文等多種,共三百余萬字。
周洪宇,1958年1月生于湖北武漢。歷史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二級),教育史專業(yè)博士生導師組組長,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F任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人大代表。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副會長、全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督導團專家組成員等職。專著有《學術新域與范式轉換——教育活動史研究引論》、《周洪宇文化教育史論》、《陶行知與中國現代文化》、《陶行知生活教育學說》、《人民之子陶行知》、《教育公平論》、《教師教育論》、《中部教育論》、《教育的信念與追求》、《文化是一種力量》等20余部。首倡“教育活動史研究”,重構了教育史學學科體系;倡導教育史學“元研究”,建構了教育史學理論與方法研究新體系;倡導“陶行知學”,建構了陶行知研究新框架;以教育公平為重點,推動了國家義務教育全免費和校車安全體系建設。在《教育研究》、《歷史研究》、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v(美)等中外學術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研究成果20余次獲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等優(yōu)秀成果獎和學術著作原創(chuàng)圖書獎。2008年12月,被中國教育電視臺等評為“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風云人物'”。2009年1月,被中國教育宣傳網等評為“紀念改革開放30年基礎教育影響力人物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