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與超越:中國道德教育價值取向的歷史嬗變》以馬克主義理論為指導,運用歷史邏輯的研究方法,遵循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路徑,批判與建構并舉,論證了由教化與超越的矛盾結構共同決定的道德教育價值取向嬗變的理論及基本范式。文章深入剖析了發(fā)生在中國德育史上的典型案例,揭示出了歷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的契合,挖掘出了道德教育中“超越性”力量的可貴之處。文章提出了“面向他者的道德教育”理論,為中國道德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指出了理應秉持的價值取向。文章指出,面向他者的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所應具有的一種價值取向,是道德教育所應秉持的一種理念,是構建道德教育理論的一種思維方式,是指導道德教育實踐的一種哲學精神,更是道德教育實踐本身所應具有的一種精神品格與價值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