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課堂:論語(解讀版)》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其體式歸納起來有: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huán)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jié),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作為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在我國歷史上影響很大,為儒家的重要經典。相傳,宋朝名相趙普死后,人們在他的書籍里發(fā)現只有半部《論語》,所以世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