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理論與研究中國宗教的慈善參與新發(fā)展及機制研究

中國宗教的慈善參與新發(fā)展及機制研究

中國宗教的慈善參與新發(fā)展及機制研究

定 價:¥22.00

作 者: 明世法 著
出版社: 巴蜀書社
叢編項: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
標 簽: 哲學/宗教 宗教理論與概況

ISBN: 9787553103945 出版時間: 2014-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1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中國宗教的慈善參與新發(fā)展及機制研究》以宗教建構社會公共領域的實證為視角,通過對中國宗教慈善非營利組織的個案調查與研究,考察當代中國宗教的慈善參與的新變化,總結宗教非營利性組織在專業(yè)性、創(chuàng)新性、規(guī)范性等方面的特點,優(yōu)勢和影響,提出中國宗教慈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對策和建設,又較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明世法,1972年8月生,安徽省阜陽人。漢族,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現(xiàn)任教于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宗教社會學、社會組織與社會發(fā)展。至今已經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項和中國博士后基金1項,主持和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 研究緣起
二 研究的問題
三 研究的意義
四 相關研究綜述
(一)宗教與社會的關系
(二)宗教與社會慈善或社會關懷的關系
五 研究方法
六 結構

第二章 研究框架
一 核心理論:中國社會公共領域概念的形成和演變
(一)社會公共領域概念的歷史索引
(二)中國社會公共領域的爭議與界定
二 研究框架
(一)社會慈善參與:中國宗教的社會公共領域建構之核心
(二)宗教慈善非營利組織:宗教的社會公共領域行動之重要載體
(三)研究框架的形成
(四)相關概念的界定

第三章 宗教的社會慈善與社會公共領域的建構關系
一 宗教慈善的歷史演變
二 政府的功能與宗教的社會慈善
三 市場與宗教的社會慈善
四 社會公共領域的發(fā)育與宗教的社會慈善

第四章 當代中國宗教的社會慈善背景、概況與特點
一 宗教與社會主義國家:當代中國宗教慈善的背景
(一)社會主義與宗教:“鴉片論”和“適應論”
(二)當代中國的宗教與社會主義國家
二 當代中國宗教的慈善發(fā)展概況
(一)當代中國宗教的信仰概況
(二)中國當代宗教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狀況
三 中國宗教慈善參與中的特點與問題

第五章 當代中國宗教的慈善參與新進展
一 宗教慈善理念和慈善參與模式的更新
二 宗教慈善非營利組織的個案
三 宗教慈善非營利組織的慈善參與特色
四 宗教慈善非營利組織的作用和影響

第六章 中國宗教社會慈善的新發(fā)展機制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對策
一 中國宗教慈善的新發(fā)展機制
(一)政教關系:分立與協(xié)作
(二)慈善資源:繼續(xù)改革開放與完善市場經濟
(三)社會政策:引導和鼓勵宗教的慈善參與
二 美國與我國臺灣地區(qū)的宗教社會慈善發(fā)展的主要經驗
(一)政府支持:宗教慈善機構成為多元社會福利的重要參與者
(二)制度保障:宗教慈善非營利機構充分發(fā)展
(三)社會資本:宗教慈善組織的特色資源
三 我國宗教的社會慈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對策
(一)國家領域:形成宗教慈善參與的正確輿論導向與制度環(huán)境
(二)宗教領域:發(fā)展專業(yè)、特色慈善,使宗教慈善自覺融入社會政策框架
(三)社會領域:建立自愿參與的慈善組織伙伴網絡,有效整合慈善資源

余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訪談大綱
附錄二 受訪者情況簡介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