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探尋生死秘境

探尋生死秘境

探尋生死秘境

定 價:¥48.00

作 者: 吳玉天 著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叢編項: 心靈覺悟叢書
標(biāo) 簽: 佛教 哲學(xué)/宗教 宗教

ISBN: 9787511720962 出版時間: 2014-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9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鄙喜∷朗怯钪嬷卸ú豢梢频淖匀灰?guī)律,誰也無法逃脫。
  因此生死是一個重大而沉重的話題,是世界上一切問題之中最大的問題,如果沒有將這個問題搞清楚,其他一切問題都不會真正搞清楚。
  佛教是對眾生的生死問題講得是最深刻、最透徹、最徹底、最明白、最能撼人心魄、最能令人猛醒,也是將生死問題解決得最徹底的宗教。
  《心靈覺悟叢書:探尋生死秘境》參考各種生死哲學(xué),從佛教的角度闡述了作者的生死觀,回答了如何活得有意義、死的從容等問題。

作者簡介

吳玉天,1954年生于北京,原籍山東,當(dāng)過兵,后經(jīng)自學(xué)于1977年考入大學(xué),現(xiàn)居天津。自1979年起,對佛教發(fā)生了興趣,對佛教廣泛涉獵,后學(xué)藏傳佛教。1992在藏地參訪了一年,拜在晉美彭措法王等多位上師門下,著有《訪雪域大師》一書,影響很廣。后長年赴藏地學(xué)習(xí),對佛教具有較深的研究。此叢書是其多年對佛教哲學(xué)理念研究、參學(xué)、修行的總結(jié)。對研究佛教與人生意義之人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緒論
1.世間諸法皆有漏,皆是苦
佛陀將這個世界定義為“娑婆世界”,意為“堪忍世界”,另一解釋是為“穢土”。

2.業(yè)力流轉(zhuǎn)
有這樣一句俗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笨梢姺e累福報是十分重要的,而積累罪孽則是很可怕的。

3.人身難得
佛陀講人身難得的目的,是要使人們珍惜這得來不易的人身,并用這個來之不易的人生修行解脫,不要再沉淪在輪回之中受苦了。

4.世法無常
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并為此而努力奮斗著。但理想能否實現(xiàn),卻不是我們自己能說了算的。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br>
5.壽命日減
人們稱長壽者是“有福之人”,就是因為他們具有享受長壽的福報。而這樣的有福之人若是放縱欲望,不擇手段的損人利己,做缺德的壞事,那他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喪失掉自己在前世得之不易的福報。
6.有生必有死
我們的身體太脆弱了,如水中的泡沫一樣,不用太大的風(fēng)暴,就是有一個刺扎一下,就能使泡沫破滅。

7.不必怕死
曾有一個有天眼功能的人對末學(xué)說,他在無意之間,看到婦產(chǎn)醫(yī)院的樓頂上有一大群的靈魂等著投胎轉(zhuǎn)世,他們之間似乎還在討論著什么。

8.未成就前要怕死,以此提起猛利的出離愿
佛教認(rèn)為,了生脫死的關(guān)鍵是要通過修行證悟到生死的本性。如此,才能解脫輪回的束縛,才能從根本上了斷生死,避免繼續(xù)在輪回之中受苦。

9.因憂無常而提起念死之心
“觀無常法”乃是一切修法的基礎(chǔ),如果能夠?qū)ⅰ澳钏罒o?!钡姆ㄩT修好,任何法門都可以修成功;如果沒有建立起“死無?!钡挠^念,那么縱然是修了無上大圓滿法也是無法成佛的。

10.放棄對世法的執(zhí)著
眾生放不下世法的原因,就在于眾生看不到世法虛妄的本質(zhì),而是認(rèn)為名、利、毀、譽、苦、樂、譏、稱等世間八法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因此就要爭、要奪、要不惜一切手段來攫取不屬于自己的利益,哪怕是因此而被殺頭也要干。

11.不執(zhí)著于壽命之長短
當(dāng)時,魔王波旬現(xiàn)身對佛說:“你的壽命到了,應(yīng)該走了?!贝藭r,以釋迦佛的能力完全可以宣布自己多住世一段時間,但佛祖沒有這樣做,他知道自己的世緣盡了,于是答應(yīng)入滅。

12.放棄對死亡的執(zhí)著
作為修行人,最關(guān)心的應(yīng)該是自己的一生所作所為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否對得起上師佛法。

13.發(fā)出離解脫之菩提心
貪圖享樂與發(fā)愿出離是對立的,因為貪圖享樂者必定會留戀這個世界。所以,欲出離輪回必當(dāng)祛除享樂心,而應(yīng)發(fā)起菩提心。

14.以正確的方法可以長壽
長壽與錢財不成正比,與權(quán)力成反比,與習(xí)氣成反比,與欲望成反比,與罪業(yè)成反比。

15.以修行正法獲出離解脫
如果你想滅除輪回中的無盡苦難,就要出離輪回;倘若要出離輪回,就應(yīng)為自己而選擇未來的目的地。

16.利用中陰界的機遇獲得解脫,圓滿成佛
就在智慧光出現(xiàn)的同時,代表人道的暗藍色的光向你而來,穿透你的心。在傲慢的驅(qū)使下,你將恐懼的逃離耀眼的黃光,卻喜歡人道的暗藍色光,因而對它執(zhí)著。

17.引導(dǎo)亡者獲得出離
當(dāng)人死后,會見到明耀的各色光與暗淡的各色光。明耀的光是佛光,而暗淡的光是六道之光。

18.依照佛教的儀軌辦喪事
只有具備了愿菩提心的人才具備真正為他人超度的能力。除此以外,大德高僧還要有修證,要具有將死者的頂門打開,送死者的神識沖出梵穴的法力,否則是無法超度亡靈往生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