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

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

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

定 價:¥25.00

作 者: [日] 田上太秀 著;楊永良 譯
出版社: 齊魯書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3330163 出版時間: 2013-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梁啟超說:“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彼踔琳J為:“舍己救人之大業(yè),唯佛教足以當之?!?br>  人們對佛教普遍存在誤解,其根源極為復雜。概括起來說,可分為人為因素和客觀因素。人為因素在此暫且擱置不論,而客觀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佛教經(jīng)典的規(guī)模太龐大了,龐大到令人生畏的地步。
  基于這種現(xiàn)狀,《佛典之語》對佛教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經(jīng)典做了雙重梳理,并將二者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斗鸬渲Z:走向覺悟十二講》的十二講,即佛學的十二個命題,涵蓋了佛教的基本思想,代表了佛家的智慧。
  第一講的命題諸行無常,是說世間的根本是永遠的變化。如《大般涅·經(jīng)》所說:“一切皆遷動”,“流轉(zhuǎn)無休息”。世間一切永遠處在變化之中,有來就有去,有生就有滅?!叭缤雇肀婙B兒棲息于樹上,清晨又各自散去。如同一葉扁舟抵達彼岸后,乘客紛紛離去。”而這種變化并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如《正法眼藏》所說:“花于愛惜而凋落,草于棄嫌而叢生?!薄拔覀兿Mr花一直盛開,但它總是隨風飄落;我們希望雜草不生,但它總是無處不在。”
  第二講的命題眾緣和合,是說世間萬事萬物,皆因無數(shù)因緣碰撞而成?!笆挛锴∪珑姳睚X輪間的關(guān)系,一個齒輪轉(zhuǎn)動,其他的齒輪也便開始轉(zhuǎn)動?!薄笆篱g萬物之間的關(guān)系如同網(wǎng)結(jié),提一網(wǎng)結(jié)則網(wǎng)結(jié)皆起?!薄洞蟀隳そ?jīng)》以鼓為喻,擊鼓發(fā)聲,既不是鼓槌發(fā)聲,也不是鼓面發(fā)聲,而是槌擊鼓面才會發(fā)聲,進一步展開說,是“因鼓、因空、因皮、因人、因桴和合出聲”。
  這是對世間本質(zhì)的深度探索。而《無明即煩惱主》等章節(jié)則是剖析煩惱產(chǎn)生的根源,《煩惱即菩提》、《中道》等章節(jié)則是教給我們?nèi)绾蚊鎸赖闹腔邸?br>  在其他章節(jié)中,《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還運用佛典,奉獻了許多對佛學概念的思考,如對“空”的獨到解讀,對“一味”的精彩闡發(fā),無不體現(xiàn)出佛家的智慧。
  《佛典之語:走向覺悟十二講》采用的佛典幾十種,從時間上說,可以看出佛教發(fā)展的基本脈絡;從空間上說,則包涵了各種宗派的基本思想。而在講解中,又十分貼近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讓人感覺到,曾經(jīng)遙不可及的佛家智慧,也可以像陽光和空氣一樣,每天都和我們息息相關(guān)。
  我是誰?我在哪里?我的心在哪里?

作者簡介

田上太秀,生于1935年。歷任駒澤大學佛教系教授、禪研究所所長?,F(xiàn)為駒澤大學名譽教授。文學博士。著有《佛教與女性》、《道元之心》、《佛陀臨終之說法——完譯大般涅·經(jīng)》等。

圖書目錄

前言 三法印——存在的三個命題
第一講 諸行無常——世間在流轉(zhuǎn)
第二講 眾緣和合——永生不滅之物不存在
第三講 無明即煩惱主——迷惑的根本是無明
第四講 諸法皆空——世間如夢
第五講 不二法門——解脫是一味
第六講 三界唯一心——世間是妄想的產(chǎn)物
第七講 身不凈觀——身體是污物之集合
第八講 悉有佛性——佛祖也曾是凡人
第九講 煩惱即菩提——泥垢亦屬身中物
第十講 中道——藥多亦為毒
第十一講 四攝法——同情并非為他人
第十二講 南無皈依佛——委身于佛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