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我的慈濟之旅
楔子證嚴法師面對挑戰(zhàn)的智慧
第一篇
艱難的起步
1 三餐不繼,還能堅持“三不”嗎?
2 一時的感動,能否付出終身的代價?
3 救人反而釀成悲劇,問題出在哪里?
4 人力、物力、經驗都沒有,怎么救災?
5 做好事,就可以要求別人都來配合嗎?
6 半夜,心絞痛發(fā)作,昏倒在寮房里……
第二篇
巨大的挑戰(zhàn)
7 建醫(yī)院?里里外外都是反對聲
8 募款太難,憑什么拒絕兩億美元?
9 終于開工了,土地又被軍方收回。爭?不爭?
10 醫(yī)院蓋不成,募來的善款該不該退還?
11 一塊錢的租金,實在太好了!誰會說“不’’?
12 終于又開工啰,工程款還差百分之九十五?
13 出家人,如何經營專業(yè)的醫(yī)院?
14 工程提前建好,人事還未完備,要不要等?
15 兩百床?還是五百床?醫(yī)院規(guī)模的爭議
16 不是來醫(yī)“病”,而是醫(yī)“病人”的;這樣的醫(yī)院做得到嗎?
17 下半身被壓爛的原住民少年
第三篇
教育的拓墾
18 興辦護專,如何培養(yǎng)“菩薩精神”?
19 這么美的大學用地,誰舍得放棄?
20 面對興奮的弟子,“祥瑞”二字要怎么說?
21 當政治的利益或壓力來臨時
22 在宗教界的質疑聲中
23 吃飯穿衣也要管?
第四篇
不斷地提升
24 滋潤蒼生的大智慧,從哪里來?
25 面對國內外的各種榮譽,該怎么拿捏?
26 專款專用,還是投資生財?
27 為了落實社區(qū)服務,可以拆散原有的組織嗎?
28 志業(yè)龐大,又需人才,還要嚴格挑選、磨練出家弟子?
29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如何處理“四大志業(yè)”和種種難題?
第五篇
世界的經緯
30 說得容易,做得難。如何培育大愛實踐者?
31 “慈濟”是個人的事業(yè)嗎?
32 究竟能不能、該不該去大陸賑災呢?
33 災區(qū)那么大,災民那么多,從何處著手?
34 怎么與大陸政府打交道?
35 “千島湖事件”后,大陸賑災的挑戰(zhàn)
36 史無前例的國際救援,這個重擔如何挑?
37 從零到世界第五大的骨髓庫
38 海外分會如何“自力更生”?
39 信眾的質疑:我們也要建一座“寺廟”嗎?
40 不愛上鏡頭,怎樣去弘法?
第六篇
希望的明天
41 花費那么大,還需要自己的電視臺嗎?
42 九二一浩劫發(fā)生了!
43 給無助的災民一個“家”吧1
44 災區(qū)教育不能等,如何分擔這分重任?
45 怎樣來圓一個孩子的夢?
46 開創(chuàng)生趣盎然的學習空間
47 再造人間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