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以諫為銘,以武服疆:忽必…
02遼夏金元史
03宋史叢考
04新視角讀后漢書
05明靖難史事考證稿
06給孩子看的蘇軾傳
07兩晉南北朝史
082021年中國明史研究報告
09大宋名相
10人生如逆旅:魏晉名士的風…
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
本書主要介紹了人表考、校正古今人表、前漢書食貨志注、漢書地理志校注、漢書…
可購
王冠
null
王錢忠,鐘守華 主編
本書以大量的有關李約瑟與中國古代文明的圖片、珍貴的檔案史料及國內(nèi)外的大量…
[漢]班固原著;張衛(wèi)軍,陸芳華,白春平撰文…
繼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后,班固撰寫了《漢書》。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
陳景富
“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惫哦嘉靼簿拖褚徊炕畹氖窌?,一幕幕、…
劉新風著
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永恒的驕傲,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是每個炎黃子孫的內(nèi)…
余太山撰
本書旨在為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傅有關西域的記載提供一個系統(tǒng)的注解。 兩…
吳楓著
吳楓先生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出版后,受到了學術界高度的重視,被認為是我國…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三國是我國封建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具有特色的歷史時期,即魏、蜀、吳三國鼎立…
董萬侖著
白山黑水的記憶叢書。歷史是源遠流長的社會生活的記錄,為了一些思考,今天的…
張偉建解譯
毛澤東青年時代曾說: 吾人攬史時,恒贊戰(zhàn)國之時、劉項相爭之時、漢武與匈奴…
樊樹志著
樊樹志,1937年生。籍貫遼寧沈陽,出生地浙江湖州。1957年由浙江杭高(杭州一…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編
本書作者閱讀了數(shù)千篇以英語為本族語的作者所寫的醫(yī)學摘要,對摘要的格式、結…
(清)趙慎畛撰;徐懷寶點校
《榆巢雜識》篇幅較短,但內(nèi)容豐富,文學流暢。作者翰林出身,曾任京官十余年…
《二十五史 委員會編
本書為《二十五史補編》叢書之一,輯錄關于《宋史》、《遼史》、《金史》、《…
吳振波
由于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并且記載這些歷史人物,事件的書籍浩如煙?!?/p>
穆克宏著
作者在大學中文系從事魏晉南北朝文學教學和研究多年,在教學和研究過程中,接…
李卿著
是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大量的傳世歷史文獻和出土文書、碑刻等實證資料…
(宋)趙彥衛(wèi)撰;傅根清點校
本書為筆記集。南宋趙彥衛(wèi)撰。彥衛(wèi)字景安。浚儀(今河南開封)人,生卒年不詳…
王鏡輪著
這里是太子的學堂,真實再現(xiàn)歷代皇室的讀書生活。周王室格守胎教傳統(tǒng),康熙皇…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組編
總 序2001年7月9日,午間時分,當普通大學的學生們收拾好書包走出課堂的時候…
可讀可購
劉慶柱,李毓芳著
本書較為詳盡地論述了漢長安城遺址的考古發(fā)掘成果,內(nèi)容涉及平面布局、基礎設…
羅新,葉煒著
一、本書所收魏晉南北朝墓志,起三國之始,迄楊隋之末(220-618),皆趙萬里…
呂靜著
本書是一部區(qū)域文化方面的研究專著。上編對陜北文化的概念及陜北文化區(qū)域范圍…
汪圣鐸著
本書是《中華歷史通覽》系列叢書之——五代十國卷。全書以通俗的語言、輕松的…
龔鵬程著
我國人民,在人種民族方面,往往自稱是漢人,以相對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但“漢人…
許順湛著
本書研究內(nèi)容包括:前五帝時代、五帝時代概述、五帝專論、五帝時代著名族團?!?/p>
暫缺作者
暫缺簡介...
刑鐵著
是稿以歷史學的方法為基礎,借鑒相關學科-如人類學、社會學、法制學的研究思…
寧志新著
《隋唐使職制度研究(農(nóng)牧工商編)》探討了使職的由來、命名方式和基本特征?!?/p>
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資助 “北京大學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
《二十五史補編》編委】《二十五史補編》編…
本書為繁體豎排。本書是二十五史補編叢書之一,輯錄明清民國學者補撰的《三國…
周玉秀著
本書是一部很重要的史書,因為留到今天的先秦時代的文獻,尤其是西周以前的文…
鄧聲國著
以《儀禮·喪服》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五服之學,是傳統(tǒng)經(jīng)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鄧奕琦著
北朝法制是漢唐之間中國封建法制從初創(chuàng)走向成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闡…
常建華著
作者簡介: 常建華,1957年生,河北張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先…
胡敏,馬學強著;徐樂民攝影
十五卷本,一千五百余則經(jīng)典故事,全面展示中國歷史悠久亙長而又風云變幻的生…
黃純艷著
本書是“細說中國歷史人物叢書——帝王系列”的一種。它按照著名歷史學家黎東…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編
本書共分三冊,收錄了契丹國九主年譜、王黃華先生年譜、楊文憲公考歲略、元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