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千年古城文化商丘
02房山碑刻通志 卷六 韓村河…
03湯汪鄉(xiāng)志
04寧陽縣檔案志
05武定苗族探源
06臨沭縣地名志
07前生我已到杭州
08前旺疃社區(qū)志
09祥云白族村落
10沂南縣地名志
梁啟超 等著,韓兆琦 等選編
《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語),一部蕩氣回腸的中國…
可購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
《著壁成繪》是“復旦文史講堂”的第二輯,收錄的是2007年4月至6月在復旦大學…
張秀楓 主編
近年來,人們將目光投向了被“正經”歷史遺忘了的鮮活的人和細節(jié),對復雜的人…
桑希臣 編著
碧波千里福澤沃土萬頃,托中華巨龍翔九天,南糧北運何俱山高路遠,看華夏神州…
唐朝詩人高適的這首《燕歌行》是高適的第一大篇,也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杰作…
李伯欽,李肇翔 編
《中國通史(卷8):清卷》是一部新鮮的被現代文明之光照亮的國史,以“人”…
李偉明 著
《領導干部讀資治通鑒》從《資治通鑒》300萬言中撮其精要,并加以提煉分析,…
可讀可購
李伯欽,李肇翔 主編
《中國通史》通過兩種文明的對比,讓讀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國歷史,同時也了解了…
許倬云 著
《歷史大脈絡》的前半段乃以潑墨山水的手法勾勒人類歷史與中國文化發(fā)展有關的…
瞿林東 編
本書是《20世紀二十四史研究叢書》之一的《20世紀二十四史研究叢書》分冊,全…
紀陶然 著
做關于中國口號的文章,源于很多人對口號的誤讀。一提到口號,人們一般認為那…
傅斯年 等著
《名家品史記》在編輯過程中,編者盡量按照現代出版規(guī)范進行統一修改,比如:…
翦伯贊,邵循正,胡華 編著
中國是世界上文化發(fā)達最早的國家之一。它有悠久的豐富的歷史。本書編寫目的在…
黎東方 著
我們的根:簡說五千年中國文明史是旅美著名歷史學家黎東方先生為全世界華人、…
劉茂銀 著
在皇帝左右最親密的是兩種人,一是后妃,二是宦官。后妃們?yōu)榱藠Z取權力,離不…
徐憲江 著
《中華史典(權威珍藏版)》是“不可無一”的普羅大眾的讀物。閱讀歷史不僅能…
張耐冬 著
歷史是古人活動的舞臺,文化則是其中積淀而成的傳統。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歷…
李學勤 著
本書卷首以《百年來中國古代文明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作為導論,即貫穿著李學勤…
李翰文 主編
幼時所受的啟蒙教育決定著孩子性格和興趣的形成,甚至會影響到將來命運的發(fā)展…
呂思勉 著
《袖珍中國史》根據呂思勉先生的史學論著《呂著中國通史》編排?!缎湔渲袊贰?/p>
陳曉蘇 著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以古到今為主線記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在浩浩…
楊美華 編著
本書集知識性、趣味性、史料性于一體,熔正史、野史、秘史、趣史于一爐,將中…
《文昌長泰》編委會 編
《文昌長泰》介紹了長泰縣的歷史遺存、古代先賢、綠色山水、龍津風情、故事傳…
山齊 著
本書是一部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于一體的文史知識普及性讀物。以…
方建輝,張國華,蔣永吉 編著
《古鏡今鑒》選取了古代的為政、民本,清正、廉潔,節(jié)操、品德,學習、修養(yǎng),…
(宋)司馬光 撰
《資治通鑒(全4冊)》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
劉玉才 編著
《中華文明史普及讀本》是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袁行霈、嚴文明、張傳璽、樓宇烈…
(日)陳舜臣 著
《中國歷史風云錄》原名《中國五千年》,是陳舜臣的代表作。這是一本和教科書…
楊府 著
本書是一部解密性質的歷史通俗讀本,它解析了中國古代20個王朝崛起的秘密,敘…
史榮新 編著
歷史已經離我們十分久遠了,歷史的面目越來越模糊。越是這樣,人們越渴望了解…
池萬興 著
《史記與民族精神》哲學與民族學的角度研究司馬遷的民族思想與《史記》所體現…
暫缺簡介...
熊逸 著
《春秋》對于古人來講,長期都被尊為政治哲學的最高圣典,并被認為是所有儒學…
(漢)司馬遷 著,吳樹平 主編,李零 等譯…
《史記》,中國史學之鼻祖,后代修史大多以其為范例,位列《二十四史》之首,…
馮敏飛 著
60年一甲子,是中國特有的計時單位。以此來看,封建時代超過一甲子的只有14個…
施丁,廉敏 編
中國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撰寫了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傳…
凌滄州 著
本書以大歷史時評的敘事方式探討中國文明的盛衰和得失,以獨有的眼光觀察歷史…
陳天璇 著
《歷史可以這樣讀(第2版)》作者以獨特的視角提出了快讀中國歷史的三個特殊…
應三玉 著
這是從《史記》產生以來唯一的一部全面、系統地研究《史記》三家注的專著。 …
錢昌明 著
歷史是一個亙古常新的話題,它需要隨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這種發(fā)展的主要表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