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文學與都市審美
第一章 “技術大地化”:海派文學的“物態(tài)化”敘事
第一節(jié) “技術大地化”與海派文學的敘事轉型
一 “技術大地化”時代的“物態(tài)化”敘事
二 “物態(tài)化”敘事的藝術特性
第二節(jié) “物態(tài)化”敘事的文學表現(xiàn)形態(tài)
一 轉喻性文本:“物態(tài)”都市同構的語義符碼
二 櫥窗化品質:“物態(tài)”都市的展覽與消費
三 對街道意象的認知與都市情愛敘事模式
四 都市漫游者身份:文化寬容與游戲姿態(tài)
第三節(jié) 人的“物化”與人性的“異化”
一 情欲剝離與情愛消解
二 人的“物化”與人性的“異化”
第四節(jié) 多元化敘事與感覺化修辭
一 多元化敘事:對都市物態(tài)表象的挑戰(zhàn)
二 感覺化修辭:審美現(xiàn)代性的開端
第五節(jié) “物態(tài)化”敘事與中國文學的審美現(xiàn)代性
一 “科學精神”與“物態(tài)化”敘事
二 “自然化”審美與“物態(tài)化”審美
三 “物質理性”的二律悖反與文化審視
第二章 都市夢魘:海派文學的“超驗敘事”
第一節(jié) 超驗敘事與海派文學
一 人的超驗世界與文學的超驗敘事
二 超驗敘事在海派文學中的體現(xiàn)
三 作家的精神漫游與文學的超驗敘事
第二節(jié) 海派超驗敘事的文學特征
一 夢幻文本與都市人性分裂
二 時空層疊結構與上海精神碎片
三 超驗敘事的時空意識
四 超驗敘事的復合話語
第三節(jié) 超驗敘事與海派三杰
一 施蟄存:中國哥特式小說的實驗者
二 葉靈鳳:色欲與怪誕的都市書寫
三 徐討:虛幻而哲思的都市小說
第四節(jié) 海派超驗敘事的中國印記與美學意義
一 經驗世相與超驗世界
二 抹不去的東方文化烙印
三 超驗敘事與現(xiàn)代中國文學的敘事空間
第三章 洋場風流:海派文學的唯美一頹廢敘事
第一節(jié) 文學中的“唯美”與“頹廢”
一 “唯關”的時尚與“頹廢”的表達
二 瞬間審美與感覺盛宴
第二節(jié) 海派與唯美一頹廢主義思潮
一 上海時尚:唯莢風與頹廢味
二 海派作家對“唯關一頹廢”的接納與認知
第三節(jié) 海派“唯美一頹廢”文學敘事的生成語境
一 西方文化的影響與都市空間的作用
二 租界環(huán)境影響與革命現(xiàn)實刺激
第四節(jié) 海派“唯美一頹廢”敘事的文學特征
一 敘事傾向:追求感官性刺激
二 敘事動力:強調震撼性效果
三 敘事內核:蘊藏反叛性精神
四 敘事旨歸:維護藝術獨立
第五節(jié) 海派“唯美一頹廢”敘事的文學史意義
第四章 都市女體:海派文學的女性身體敘事
第一節(jié) 20世紀30年代海派小說女性身體敘事
一 都市摩登女郎的想象與建構
二 西化女體的形象系列
三 女性身體的符號性特征
四 想象女體的文本內涵
第二節(jié) 20世紀40年代海派小說女性身體敘事
一 日常性.經驗型.世俗化
二 服與飾:物質與身體的互文闡釋
三 女性身體的鏡像書寫
四 女性身體的病態(tài)敘事
第三節(jié) “孩化”女體: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海派作家的同質書寫
一 “孩化”女體的文本表現(xiàn)
二 男性視角與“孩化女體”
三 女性作家對“孩化女體”的顛覆性書寫
第四節(jié) 海派女性身體敘事的審美意義
一 女性身體與文學的女性書寫
二 女性身體與現(xiàn)代都市的都市審美
第五章 市民文化空間:海派通俗文學的多重敘事方式
第一節(jié) 海派通俗文學研究路徑的選擇
第二節(jié) 上海市民社會與都市通俗文學的發(fā)生
一 上海近現(xiàn)代工商業(yè)發(fā)展與市民社會的形成
二 公共領域與現(xiàn)代文學生產方式的變革
三 市民社會與現(xiàn)代通俗文學的繁榮
第三節(jié) 海派通俗文學的現(xiàn)代美學特征
一 通俗文學的個體莢學
二 日常生活的感性關學
三 市民社會的“快餐”美學
四 市場運作的消費美學
第四節(jié) 海派通俗文學的敘事方式特征
一 類型化莢學特性與模式化敘事特征
二 “新舊雜糅的過渡性”敘事特征及類型小說轉變
三 文學市民化的敘事特征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