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就所目見的293種明代雜劇進行研究,理出明雜劇演變的脈絡和各階段的發(fā)展特色。第一章總論是全書的綜述部分,首先總結明代戲劇的發(fā)達原因、搬演情形,進而條理明雜劇的作家、資料、體制和演進情勢等各方面頭緒。以下初期雜劇、中期雜劇和后期雜劇三章,按照明代雜劇發(fā)展的情勢劃分,系作品于作家,分頭論述,體現出研究的過程。關于作家生平,著重與劇作內容思想相關的事跡,對于劇作本身,則從關目排場和曲辭、賓白、體制、音律及所蘊含的思想感情來論述;對于重要作家,主要說明其在劇壇的地位和影響。在研究明雜劇發(fā)展成就方面,既印證于戲曲文學本身的發(fā)展與改進、學術與正統(tǒng)文學的衰微,同時緊扣當時的社會背景,特別是以樂戶的分布與商業(yè)的繁榮,帝王與士大夫的喜好等為其導因,這些深入細致的研究值得學界廣為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