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沈津書話(全四冊)
02廣河齊家坪
03尺牘素書:甘肅簡牘博物館…
04博物館高質量發(fā)展:中國博…
05西安米家崖:2010~2011年…
06榆陽區(qū)古代碑刻藝術博物館…
07山西古代寺觀彩塑全集:唐…
08蘇州教育博物館藏品叢談
09山西古代寺觀彩塑全集:宋…
10秦漢櫟陽城2012~2018年考…
周功鑫
千年積蓄,神韻非凡。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體現(xiàn)了古人輝煌的藝術成就,也是中…
可購
朱建軍 肖從禮
我國目前已知zui早的書信實物是出土于戰(zhàn)國晚期秦墓的兩件木牘。紙張發(fā)明之前…
中國考古學會考古遺產(chǎn)專業(yè)委員會
本書以考古遺產(chǎn)和遺址博物館為研究對象,圍繞考古遺產(chǎn)的管理研究、考古遺產(chǎn)的…
張振國
本書主要對晚清民國時期報刊上發(fā)表的兩千余篇(部)文言小說作品進行統(tǒng)計和研…
梁思成 著
暫缺簡介...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簡牘博物館、敦…
劉國忠
《簡帛有聲——出土簡帛的文獻學研究》收錄作者多年從事出…
沈睿文
本套書為“中國近代考古學文獻叢編”的“考古史…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北京大學文物愛好者…
自1984年成立以來,北京大學文物愛好者協(xié)會通過舉辦講座、展覽,發(fā)行刊物,外…
任小林
中國地域廣大,環(huán)境和文化要素復雜,為探討不同時空尺度的人地關系提供了豐富…
沈津 著,祝童 編
本書為沈津先生與古籍、古籍收藏者、古籍收藏單位、公共圖書館及其古籍部工作…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
本書是國家文物局關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在故宮博物院舉行的文物考…
本套書為“中國近代考古學文獻叢編”的“考古學…
榮新江 主編
法國伯希和探險隊1908年繼英國斯坦因之后到達敦煌。伯希和精通漢學典籍,他以…
山西博物院 編
玉器,自溝通天地人神的禮儀用玉,至德行配玉、以玉喻德的佩玉,再到雅賞性用…
冉萬里 著
考古學資料表現(xiàn)出明顯的直觀性和碎片化特征,如何將它們與宏大的歷史背景聯(lián)系…
本套書為“中國近代考古學文獻叢編”的“考古現(xiàn)…
辛怡華
本書對寶雞出土的有重要銘文的300余件商周青銅器銘文進行分類研究,上起商代…
譚卓垣,著 注
本書是第一本較為完整的中古以來的紀事藏書家傳體的圖書館學的斷代史。這本書…
商春芳
本書主要選取全國各地的考古發(fā)現(xiàn),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解讀文物和遺址背后…
湖南博物院編,杜新宇著
本書從文獻和思想兩方面研究《黃老帛書》,主要涉及以下內容:一、《黃老帛書…
羅伯特·洛克哈特·霍布森
本書主要研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及其他統(tǒng)治時期的瓷器,包括清初器物和…
張玉金? 等
睡虎地秦墓竹簡,又稱睡虎地秦簡、云夢秦簡,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夢縣睡…
魯鑫 楊效雷
從中國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中遴選出14個別具特色的考古遺址和墓葬,講述考古背后的故…
魏宜輝
本書為魏宜輝先生的**學術論著,分“文字構形與演變探論&rdquo…
魯昊
本書以宏闊的本土視角、創(chuàng)新的研究方法,集眾家所長,呈現(xiàn)晚清至中華人民共和…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科技考古(第八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科技考古工作者和文保學者以及相關…
宋玉彬
四川大學博物館,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都…
本輯刊發(fā)考古簡報6篇,公布了云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吉岔新石器至鐵器時代遺址…
徐州博物館
《淮海文博》是徐州博物館主辦的學術性系列叢書。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積極…
郭沫若紀念館 編
本書通過郭沫若的一百個小故事,多側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講述郭沫若平凡而偉…
宋軍朋,雷偉平 輯錄
三官碑刻,是了解和研究三官信仰在官方和民間共同推動下廣泛傳播的重要歷史文…
張曉斌
本書細致梳理了廣東省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史跡,將絲路史跡分類港航遺存、外…
閔凡軍 著
侯寧彬 主編,王晶晶 編著
圖錄精選了180套(組)、700余件文物,以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的視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