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竹刻扇骨
02風穴寺石刻綜錄
03中國—東南亞銅鼓.緬甸卷…
04中衛(wèi)文物藏珍:中衛(wèi)市第一…
05壽陽壁畫
06富縣石泓寺石窟 2017-201…
07寫給青少年的書法 碑刻 …
08保護瓦薩號
09寫給青少年的陶瓷器檔案
10吐魯番盆地考古發(fā)掘編號整…
許宏 等 著
《考古中國——15位考古學家說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視…
可購
羅玉芬
本書是“唐家灣歷史文化叢書”之一,是唐家灣首部文物保護利用筆記。書稿將系…
故宮博物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新中國出土墓志(陜西4 套裝上下冊)》是在國家文物局、故宮博物院統(tǒng)一領導…
侯俊杰
為了紀念仰韶文化發(fā)現(xiàn)暨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我們編輯了這套叢書:有…
暫缺作者
大河村仰韶文化房基的保護是目前國內(nèi)實施并完成的一項重要的紅燒土類遺址的?!?/p>
(日)奧平昌洪 著,戴建兵、佟昱 主編
中國與日本同屬以中國為核心的東方錢幣文化圈,在錢幣研究領域各有所長。明治…
2011~2012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發(fā)掘的黃陵寨頭河和史家河墓地,是陜北地區(qū)首…
于卓思
《中國古玉圖鑒》從器形和紋飾入手研究玉器的傳統(tǒng),在整理研究幾乎所有已經(jīng)發(fā)…
長城作為我國現(xiàn)存體量**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所處自然、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復雜,風險…
李希朗
本書系統(tǒng)梳理了吉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輯錄了全市118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和…
于卓思女士秉承張永昌先生從器形和紋飾入手研究玉器的傳統(tǒng),在整理研究幾乎所…
龔良
本書是“南京博物院學人文集”的一種,收錄了南京博物院著名文物考古專家紀仲…
于卓思 編
陳星燦
本書收錄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考古學家對“中華文明起源”的探索和心得,既…
陳濤
本書稿是貴州作家符號的小說集,包括三部中篇和一部書信體中長篇。四部小說是…
王雙強
《大克鼎小克鼎》一書為“金石名品”叢書之一冊,本書展現(xiàn)了西周中期的金文靜…
上海博物館 編
為揭開噩國歷史謎霧,上海博物館將于今年10月份特別推出“噩國——青銅器展”…
2003~2004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現(xiàn)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山東…
陶喻之 著
本書通過鉤稽大量文獻史料,結合田野調(diào)查及考古報告,以圖文配合的形式和史論…
陳星燦 著
《中國出土彩陶全集》為“中國出土文物大系”的又一力作,全集共十卷,收錄新…
西泠印社 編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學術創(chuàng)新的時代,金石學作為專門之學正是在此時興起。自…
柳春鳴
本書對白鶴梁題刻的發(fā)現(xiàn)、研究、保護與利用工作進行了梳理和回顧,特別是對水…
劉毅 著
《明代藩王陵墓的考古學研究》是作者從考古學的角度對明代藩王陵墓展開的研究…
馮學偉 王志民 主編
本書收錄的文書是福建省德化縣洋坑村許氏家族的家譜3本、契約文書343件和賬簿…
劉漢興
本書通過梳理近百年的吳哥考古與保護史,把吳哥考古與保護史劃分為初始期、發(fā)…
李書謙 著
本書系三門峽市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的系統(tǒng)介紹,圖文并茂,系統(tǒng)介紹和展示了三…
本書系三門峽市博物館策劃組織的大型文物展覽《淆函古韻——三門峽古代文明展…
臨汾市博物館
《平陽擷珍:臨汾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選粹》為臨汾市博物館常設展覽的圖錄,臨汾…
國家文物局 著
《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普及本)》用簡本的形式全面回顧了我國…
孫新民 著
《稽古中原:孫新民考古文集》是作者從1982年從事文物研究及考古工作以來研究…
戴逸 著
本書是史學大家戴逸先生關于中華文化的論述。書中簡要概述了中華文化,分析了…
尚永琪 著
本書收錄作者十來年間在絲綢之路文明交流史和早期佛教傳播史研究領域的重要?!?/p>
西安文理學院 等 著
本書系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與西安文理學院在西安市馬騰空村聯(lián)合發(fā)掘的漢…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科技考古.第六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科技考古工作者、文保學者…
中國考古學會 等 著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8·成都)會志》是對2018年在成都召開…
(日)平尾聚泉 編
五洲傳播中心 著
《國寶》2022年雙語周歷的素材來源于影視中心拍攝的微紀錄片《國寶》?!秶鴮殹?/p>
《泥火匠心:孫新民陶瓷文集》為古陶瓷方面的專著,其中涵蓋了唐宋元明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