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國家治理

國家治理

國家治理

定 價:¥88.00

作 者: 王紹光 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庫
標 簽: 馬克思主義理論 政治 政治/軍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0200408 出版時間: 2014-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異16開 頁數(shù): 50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從中國政治現(xiàn)實出發(fā),以國際比較的視野,審視了新中國60多年社會主義實踐在政治、社會、經(jīng)濟方面一脈相承的艱辛探索及其巨大成就,并通過嚴謹細致的研究闡釋分析了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發(fā)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新規(guī)律。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中式政道思維”,包括理想政治秩序, 政體與政道等幾章;中篇為“新中國的歷史演進”;包括傳統(tǒng)政道思維與當代治國理念,堅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國社會主義實踐60年,論中國體制的學習模式與適應能力,大轉型——從經(jīng)濟政策到社會政策等四章;下篇為“當代中國的政治與政策”,包括公眾決策參與機制,挑選決策者階段的新趨向,中國公共政策議程設置的模式,中國國家強制能力建設的軌跡與邏輯,走向預算國家,中國在保護社會方面的新躍進,代表型民主與代議型民主等七章。

作者簡介

  王紹光,1954年生于武漢,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江講座教授,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982年獲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曾在1972—1977年任教于武漢市堤角中學;1990—2000年任教于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已出版中英文專著與合著約三十本,包括《中國國家能力報告》、《分權的底限》、《民主四講》、《袪魅與超越》、《安邦之道》、《人間正道》、《中國式共識型決策》等。

圖書目錄

上篇 中式政道思維

一、理想政治秩序
——古今中西的探求

二、政體與政道
——中西政治分析的異同
政體思維
政道思維
結語

三、“王道政治”是個好東西?
——評“儒家憲政”
病癥:合法性危機?
“處方”:王道政治?

中篇 新中國的歷史演進

四 、傳統(tǒng)政道思維與當代治國理念
二百年治國的三個階段
黨國體制解決了治國能力問題
前30年打基礎,后30年起飛
國家治理與國家能力
中國體制的四個優(yōu)勢
四個優(yōu)勢都是一個銅板的兩面
西方政體思維與中國政道思維
共產(chǎn)黨講的“民主”是政道層面上的
摒棄政體決定論思維方式
民主要談,更重要的是談社會主義

五、堅守方向、探索道路
——中國社會主義實踐60年
前30年的探索
所有制方面的探索
計劃方面的探索
破除“資產(chǎn)階級法權”方面的探索
前30年探索的成就
后30年的探索
鄧小平的探索
十五大以來的探索
后30年探索的成就
結語

六、如何摸著石頭過河?
——從農(nóng)村醫(yī)療融資體制的變遷看中國體制的學習模式與適應能力
適應能力與學習模式
醫(yī)療合作的萌芽
合作醫(yī)療的興起
合作醫(yī)療的普及
傳統(tǒng)合作醫(yī)療的衰落
新型合作醫(yī)療的探索
小結

七、大轉型
——從經(jīng)濟政策到社會政策
波蘭尼的《大轉型》
中國的大轉型
大轉型與公共財政的關系
小結

下篇 當代中國的政治與政策

八、公眾決策參與機制
——一個分析框架
公眾參與機制
信息公開
聽取民意
吸取民智
實行民決
公眾參與的位階
毛澤東的逆向參與模式:群眾路線

九、挑選決策者階段的新趨向
城鄉(xiāng)基層選舉
人大代表選舉
行政首長的選舉

十、中國公共政策議程設置的模式
動員模式
內參模式
借力模式
上書模式
外壓模式
小結

十一、改革時期的公安分權與集權
——中國國家強制能力建設的軌跡與邏輯
調動地方資源——公安行政分權的意義
人員編制權力下放
經(jīng)費保障責任下移
機構管理權限下放
重塑中央效能——公安行政集權的目的
調整編制、向基層傾斜
建設經(jīng)費保障機制
強化機構縱向監(jiān)管
從分權向集權轉變的原因
控制對象與控制主體的變化
分權與集權自身矛盾的演變
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變化
國家強制能力建設的邏輯
分權化發(fā)展的條件
集權型建設的前提
小結及討論

十二、走向預算國家
——財政轉型與國家建設
國家建設、財政轉型與預算國家:一個初步的理論
國家建設與財政轉型
稅收國家
預算國家
從稅收國家到預算國家:法國、英國和美國的經(jīng)驗
法國道路
英國道路
美國道路
中國的預算改革
預算改革前中國的財政:演進中的稅收國家與“前預算時代”
  1999年以來的預算改革
  建立預算國家面臨的挑戰(zhàn)
總結

十三、要瘦身,不要虛胖;要先鋒隊,不要精英黨

十四、為了實現(xiàn)共同富裕
——中國在保護社會方面的新躍進
中國式社會主義:從1.0到3.0
縮小不平等
地區(qū)差距的縮小
縮小城鄉(xiāng)差距
降低不安全
最低生活保障
醫(yī)療保障
養(yǎng)老保障
住房保障
其它保障
小結

十五、“公民社會”vs.“人民社會”
正名
名與實
同質的神話
圣潔的神話
獨立的神話
國家與社會對立的神話
民主動力的神話
小結

十六、代表型民主與代議型民主
一個“悖論”?
中國人的民主觀
代表型民主與代議型民主
中式代表型民主的理論
代表誰?
誰代表?
代表什么?
怎么代表?
中式代表型民主的實踐
結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