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中國史前玉文化

中國史前玉文化

中國史前玉文化

定 價:¥128.00

作 者: 楊伯達 著
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世界各國文化 文化

ISBN: 9787533938185 出版時間: 2014-07-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2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玉文化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在人類沒有文字的史前時期,它以獨有的、特殊的滲透力影響著世俗社會的方方面面,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當(dāng)時的文化風(fēng)貌、社會習(xí)俗,也看到了貧富差距,等級階層,更看到了人類社會的萌芽和發(fā)展。玉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奠基作用和起源認(rèn)識是任何其他社會意識形態(tài)都無法替代的?!吨袊非坝裎幕肥状翁岢隽伺c玉文化有關(guān)的史前部分的基本觀點,是研究史前玉巫教、玉崇拜的開山之作,為玉器研究者、愛好者、收藏家提供了打開史前玉文化寶庫大門的金鑰匙。

作者簡介

  楊伯達,男,1927年生于旅順市,1948年華北大學(xué)美術(shù)系畢業(yè)。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xué)會副理事長、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團顧問、北京大學(xué)考古系玉器碩士生導(dǎo)師,現(xiàn)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北京防衛(wèi)科技學(xué)院文物系顧問教授玉器學(xué)科帶頭人、中國文物學(xué)會名譽會長、中國文物學(xué)會玉器研究會會長。四十余年來專攻藝術(shù)文物及美術(shù)史。研究領(lǐng)域較寬,側(cè)重清代院畫、玉器、金銀器、玻璃器、琺瑯器等專史。曾赴前蘇聯(lián)、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古巴、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臺灣訪問考察或出席國際會議及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

圖書目錄

前言
壹 玉器編
玉材
玉的傳統(tǒng)詮釋及礦物學(xué)特征
古玉之五大產(chǎn)地
玉石分化
玉的礦物學(xué)概念
玉石之路的布局及其網(wǎng)絡(luò)
工藝
治玉工藝的兩個階段
砣機的結(jié)構(gòu)及其演進
玉人
形飾
玉器的形制
玉器的紋飾
貳 基因編
玉文化的美學(xué)基因
玉之美的感性認(rèn)識
玉之美的理性認(rèn)識
玉文化的神靈基因
巫教信仰——神物玉
巫教實踐——事神玉
玉文化的寶物基因
吉祥玉是其習(xí)俗基因
寶物玉是其收藏基因
叁 巫教編
巫教信仰——自然崇拜及其巫教法術(shù)
精靈信仰
物神信仰
天神信仰
巫教崇拜系統(tǒng)
崇拜主體——巫覡
崇拜客體——神的至尊地位
崇拜儀式——祝、舞、儺、樂及供品
巫儺事神
玉巫教崇拜模式
巫教事神的個體模式
巫教祝、舞組合事神初級模式
以玉事神的嶄新模式
以玉事神的高級模式
巫教的巫一玉一神頂級整合模式
肆 板塊編
史前玉文化板塊
東北夷玉文化板塊(興隆洼/興隆溝/阜新查海/可什克騰旗南臺子/林西縣白音長汗)
東夷玉文化板塊(胡頭溝墓地/喀左東山咀遺址/凌源三官甸子遺址/牛河粱)
極北夷玉文化板塊(烏裕爾河大橋/李家崗/亞布力/倭肯哈達/刀背山/小南山)
極東夷玉文化板塊(聚寶山/古家山/長嶺縣腰井子)
昊夷玉文化板塊(大汶口文化)
萊夷玉文化板塊(三里河大汶口文化)
嵎夷玉文化板塊(遼東半島/山東半島)
徐夷玉文化板塊(劉林/大墩子/新沂花廳)
淮夷玉文化板塊(凌家灘)
江南夷玉文化板塊(北陰陽營)
皖夷玉文化板塊(薛家崗)
東越玉文化板塊(河姆渡/馬家浜/崧澤/良渚)
巫蠻玉文化板塊(巫山、湘北大溪文化)
北粵玉文化板塊(曲江石峽)
玉文化板塊的異化和蛻變——玉文化亞板塊的出現(xiàn)
嵎夷玉文化亞板塊(四平山積石冢)
岱夷玉文化亞板塊(日照兩城/五蓮丹土/臨朐西朱封/臨沂大范莊/五蓮上萬家溝村/海陽司馬臺/滕縣莊里)
吳越玉文化亞板塊(青浦福泉山/吳縣草鞋山/武進寺墩)
華夏玉文化亞板塊(裹汾陶寺)
鬼國玉文化亞板塊(石峁)
氐羌玉文化亞板塊(齊家文化)
荊蠻玉文化亞板塊(石家河文化)
島夷玉文化亞板塊(卑南文化)
結(jié)語 史前玉文化是中華文明大廈的奠基石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