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全集(第三版·第三卷):中國哲學史補》是馮先生1936年手定的論文集,主題鮮明,集中展現(xiàn)了馮先生在寫作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前后,對中國哲學史的思考與探索。 關于具體篇目,本卷除保留商務本全部文章外,還作出以下增補和調整:第一,補充馮先生1935年自譯的《原儒墨》英文譯本“The Origin of Ju and Mo”;第二,馮先生與張可為合作的《原雜家》,以及瞿世英所作《讀馮著(中國哲學史)》,曾長期作為兩卷本《中國哲學史》的附錄,但其寫作年代和目的,與《中國哲學史補》內各篇文章大體相同,因此將前者編人《中國哲學史補》正文部分,后者編入附錄;第三,馮先生兩篇英文論文,各附以涂又光先生的中文譯本。
序 原儒墨 THE ORIGIN 0F JU AND MO 原儒墨補 原名法陰陽道德 原雜家與張可為君合作 秦漢歷史哲學 中國近年研究史學之新趨勢 致《大公報文學副刊》編輯 中國哲學史中幾個問題——答適之先生及素癡先生 答張蔭麟先生評《中國哲學史》 讀《評論近人考據(jù)(老子)年代的方法》——答胡適之先生 WHY CHINA HAS NO SCIENCE-AN INTERPRETATl0N 0F THE:HISTORY AND CONSE0UENCES 0F CHINESE PHlLOSOPHY 為什么中國沒有科學——對中國哲學的歷史及其后果的 一種解釋 PHILOSOPHY IN CONTEMPORARYCHINA 哲學在當代中國 附錄 致馮友蘭書 讀馮著《中國哲學史》 評《中國哲學史》上卷 評《中國哲學史》下卷 馮著《中國哲學史》的內容和讀法 人名索引 書篇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