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影視藝術從主體建構到自我解構:中國新時期以來電影中農民形象演變的符號學考察

從主體建構到自我解構:中國新時期以來電影中農民形象演變的符號學考察

從主體建構到自我解構:中國新時期以來電影中農民形象演變的符號學考察

定 價:¥35.00

作 者: 顏小芳 著; 趙毅衡 編
出版社: 蘇州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符號學開拓叢書
標 簽: 藝術 影視/媒體藝術 影視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7208773 出版時間: 2014-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08 字數:  

內容簡介

  《符號學開拓叢書·從主體建構到自我解構:中國新時期以來電影中農民形象演變的符號學考察》各章節(jié)主要內容如下:導論主要介紹本選題的研究意義、所用理論與方法、研究現狀以及主要內容。第一章主要分析“文革”結束后、改革開放初這個新舊更替時期出現的以農民英雄為主要表現對象的電影。農民英雄主體是社會主體的典型體現。第二章以第四代導演的電影為例,論證中國當代電影中農民主體從社會主體向啟蒙主體的過渡。第三章以第五代前期電影為例,闡述中國當代電影中農民啟蒙主體的特征。第四章以新生代電影為主要研究對象,論證農民后現代主體的文化表征。第一節(jié)概述新生代導演登場的文化背景及創(chuàng)作情況;第二節(jié)以賈第五章分為兩個章節(jié)。第一節(jié)對現代性、后現代性及其與后現代主體的關系進行了更進一步的說明。第二節(jié)以馮小剛的電影《手機》為例,說明農民在完全成功地轉變?yōu)槌鞘猩鐣行闹黧w之后的生存處境。

作者簡介

  顏小芳,女,l982年出生,湖南永州人,廣西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師,副教授,文學博士,在《貴州社會科學》《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家》《當代文壇》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文社會科學課題一項,研究方向為影視敘述符號學與影視文化傳播。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jié) 中國當代電影中農民主體形象之變遷
第二節(jié) 中國當代電影中農民問題研究現狀概述
第三節(jié) 主體問題概述
第四節(jié) 存在符號學主體論的理論基礎
一、存在符號學的“此在”關于超越的理論
二、存在符號學主體的符號構成
第五節(jié) 本書主要內容、研究方法、理論及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新時期中國電影與社會主體
第一節(jié) 新舊交替:1977-1978年的文化生態(tài)
第二節(jié) 農民英雄主體的建構——以《大河奔流》為例
一、主流意識形態(tài)召喚下的主體建構與認同
二、從“李麥”形象的塑造探討農民英雄主體建構的得失
三、女性主體地位的轉變
第三節(jié) 農民道德主體建構——以《咱們的牛百歲》為例
一、從神壇回到人間的英雄——道德模范“牛百歲”主體構成分析
二、主我與客我的互動
第二章 第四代電影中農民主體從社會主體向啟蒙主體過渡的特征
第一節(jié) 理想與激情碰撞的青春——第四代導演創(chuàng)作生平與文化背景概說
第二節(jié) 個體自我與傳統(tǒng)倫理間之“兩難”取舍——以《人生》為例
一、啟蒙現代性敘事與個體自我建構的努力
二、對個體主體的微詞
第三節(jié) 個體自我不堪承受傳統(tǒng)倫理之重——以《老井》為例
第三章 第五代電影與啟蒙主體的建構
第一節(jié) 痛苦與叛逆交織的青春——第五代導演生平創(chuàng)作與文化背景概說
第二節(jié) 第五代電影中的農民主體形象概說
第三節(jié) 啟蒙主體的文化表征(一):自我與倫
理道德的沖突——以《菊豆》為例
第四節(jié) 啟蒙主體的文化表征(二):言語與語
言的沖突——以《秋菊打官司》為例
一、從傳奇走向常人的生存
二、“說法”的背后:存在何以顯現
第四章 新生代電影創(chuàng)作與后現代電影
第一節(jié) 后新時期文化背景概說
一、后現代主義在中國
二、“新生代”尷尬的生存環(huán)境與弱勢主體姿態(tài)
第二節(jié) 新生代電影人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敘事策略
一、關于自我的表達與抒寫
二、存在的敘述
三、微小敘事與底層敘事
第三節(jié) 第六代藝術電影與后現代主體
一、抒情“藝人”的身份困惑
二、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與逐漸彌散的“自我”——《世界》中錯亂的幻象和真實
第四節(jié) 新主流電影與后現代主體——“高興”憑什么高興
一、城市身份認同——進城農民的主體成長與想象自我的建構
二、矛盾的自我——想象與現實的裂縫
三、消費主體——娛樂時代農民形象的真實遮蔽
第五章 現代性與后現代性交織的社會中自我的解構與重構
第一節(jié) 現代性、后現代性與后現代主體
一、現代性的內在矛盾
二、關于后現代主體
第二節(jié) 后現代語境下自我的解構與重構——以電影《手機》為例
一、“手機”與信息后現代社會的突變
二、欲望敘事中主體的迷失
三、對道德倫理的呼喚與主體的重構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1978-2010年農民及農民工電影不完全統(tǒng)計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