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良臣別傳
02[萬歷]三峽通志 [光緒]湖…
03廣西侗族村寨調(diào)查簡報(二…
04前旺疃社區(qū)志
05[康熙七年]景陵縣志[康熙…
06梧州統(tǒng)計年鑒-2021
07奮斗在基層一線的人大人:…
08楊家店村志
09黑龍江屯墾史·軍墾口…
10沂南縣地名志
水煮君 編,清純小刀 繪
成語中的中國歷史1: 這是一本漫畫成語讀物,選取了“背水一戰(zhàn)&…
可購
曲昌春 著
本書是暢銷書《唐史并不如煙》作者曲昌春的又一力作,是他反復閱讀《水滸傳》…
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吳容甫 校
本書原名《湘綺樓日記》,晚清四大日記之一。日記起于1869年止于1916年,時間…
[日] 內(nèi)藤湖南,[日] 岡崎文夫 著,李雨桃…
本書是由日本歷史學家內(nèi)藤湖南及其弟子岡崎文夫?qū)懢偷囊徊恐袊ㄊ?。中國歷史…
黃一農(nóng) 著
《紅夷大炮與明清戰(zhàn)爭》作者實地勘查了散在世界各地的數(shù)百門明清紅夷大炮,并…
于良子 著
我們在此所說的茶事藝文,是借用了古已有之的“藝文”之名,以表示包括用文學…
秦曉磊 著
本書擇取美國5大博物館(大都會、弗利爾、波士頓、納爾遜-阿特金斯、克利夫蘭…
主編,王克勝 著
這是一本講述大運河沿線最主要城市揚州與運河相關的地名文化和歷史發(fā)展的人文…
[美] 哈里·哈魯圖尼恩(Harry Haroot…
備受贊譽的歷史學家哈魯圖尼恩研究了現(xiàn)代性的三個產(chǎn)物:“日?!薄爱斚隆焙蜕纭?/p>
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 著,楊成 編
本項目為喜迎二十大之作,采用“圖書+微視頻”形式,內(nèi)容包括61個黨史故事,…
[愛爾蘭] 凱特琳·彭齊穆格 著
這是一本關于我們與香料的書,發(fā)現(xiàn)、制作、數(shù)千年的流傳,過往的奇怪用途以及…
景紅艷 著
《西周王室賞賜禮制研究》一書,以傳世文獻為主要依據(jù),結合金文材料和考古成…
尹波濤 著
后秦是淝水之戰(zhàn)后羌人姚萇以關中地區(qū)為中心建立的割據(jù)政權。自公元384年四月…
宗承灝 著
本書作者以正史資料為根據(jù),講述了武則天從一介普通嬪妃歷經(jīng)各種挑戰(zhàn)、逐一化…
王緒益 著
故事發(fā)生在民國初期,北京民國政府建設部水利司批準文如玉乘船考察大運河。文…
梁啟超 著,羽戈 校
欲識梁啟超,請讀《新民說》。國家何以強大?強國有怎樣的國民?帝制中國何以…
閻崇年 著
本書全面記述了袁崇煥的一生事跡、詩文著述、后世影響,以及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p>
桑宜川 編
結合歷代關鍵文物、重大事件、史家觀點、思維導圖等內(nèi)容結構,按時間脈絡清晰…
白瑋 著,安玉霞 編
廚子為何能做宰相?為什么說梁惠王沒有真正認識到《莊子??養(yǎng)生主》的價值?…
我們今天能吃到的食物,大多從遙遠的歷史中走來,搭載著歷史和遠方的氣息來到…
霏婉 著
這是一部歷史類通俗讀物,是“你不了解的”歷史系列讀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
張前 著
風咕咕 著
這是一部歷史類通俗讀物,是“你不了解的”系列的一部。唐朝,一個經(jīng)濟空前繁…
這是一部歷史類通俗讀物,是“你不了解的”系列的一部。南宋,有著黑云摧城中…
陸續(xù),霏婉 著
這是一部歷史類通俗讀物,是“你不了解的”系列的一部。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
(清)羅有聯(lián) 編修
《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歷史文獻影印類。書稿為南海丹灶良登村羅氏族人的族…
(明)何維柏 撰,(清)何沅 輯,(清)…
《誠征錄》一部分是何維柏所作的奏疏和日記,如《救荒策》《建言日記》;一部…
方寄傲
暫缺簡介...
劉起瑞
本書是一部敘寫武周王朝歷史的歷史類通俗讀物,全書依托正史資料,杜絕戲說歷…
王光波
本書將秦朝的歷史分為大國崛起、縱橫捭闔、遠交近攻、秦并天下四部分,從秦國…
張瑋杰
寒門帝王成就的傳奇,布衣將相締造的盛世與榮耀。漢朝在秦一統(tǒng)六國之后出現(xiàn),…
本書是“有料更有趣的朝代史”系列叢書的三國卷,將三國的…
君玉離 趙宋
本書是“有料更有趣的朝代史”系列叢書的宋史卷。宋朝(9…
張瑾 著
重慶城市現(xiàn)代化研究是權力、沖突與變革中的一種文化生態(tài)。在這種文化環(huán)境中,…
卞修躍
日本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極其慘重的人口損失。本書運用大量文獻檔案資料…
韋明輝
這是一部講述歷史知識的通俗讀物。全書本著尊重歷史的態(tài)度和輕松學史的原則,…
滕非
《廟堂與江湖:范仲淹傳》以北宋端拱至皇祐年間發(fā)生的諸多歷史事件為線索,以…
[美]羅友枝 黎安友 姜士彬 主編,趙世玲 譯…
20 世紀70 年代末,西方史學的研究取向發(fā)生了變化。年鑒學派史學家們放棄傳統(tǒng)…
南門太守
本書將建安十三年作為解讀漢末三國歷史的切入口,以八個不同地點分為八章,講…